比牙痛更可怕的是三叉神经痛

医院订阅哦

都说每逢佳节胖三斤,

别人在国庆期间吃得开心,

但张阿姨却因牙疼而没口福。

半年前张阿姨也莫名其妙的牙疼了一段时间,

那时候忍忍就过去了。

但这次异常疼痛,

没等医院挂急诊了。

然而医生却说张阿姨得的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脸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发作,这种病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病因分析

三叉神经的作用是感知脸部皮肤、口腔粘膜和舌面及角膜的痛触觉。当颜面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三叉神经会将疼痛信号传至大脑,告诉我们面临危险,我们会做出躲避动作。这好比有人按门铃时,连接按钮的电线会将电信号传至屋内电铃并发出声响,告诉主人有客人来了,我们便去开门。如主人不想被打扰,可以降低门铃音量,甚至把按钮拆了或把电线剪了。

“减轻门铃音量”即药物治疗。通过应用抗癫痫类药物可抑制大脑的兴奋性,但这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药量的增加会出现神志恍惚。

“剪电线”即临床上的射频毁损、球囊压迫等破坏三叉神经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会造成半边脸包括角膜和舌的麻木,使我们无法感知灰尘入眼,也容易咬伤自己的舌头,造成更大的伤害。

以上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其实三叉神经痛的本质是神经本身的病理改变所致,而不是其感受器(颜面部皮肤)的问题——是电线发生短路,而不是按钮的问题。电线短路了,不按按钮门铃也会乱响!

三叉神经痛的根源是神经进入脑干段受到其周围的脑血管压迫发生“短路”所致。

微血管减压术

通过在患者耳后发际内作一小切口,枕骨钻孔,在显微镜下,将压迫三叉或面神经神经根的责任血管挪开,术后患者症状立即消失。此手术法是目前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特点:

1、种族:东方人多见;

2、年龄:大多数人在中年后发病;

3、性别: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

4、解剖:患者均有脑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的现象;

5、诱发因素:激动、焦虑等情绪紧张时容易发作。

之所以会有上述五大特点,原因如下:

三叉神经在颜面部的位置固定(好比埋在墙壁内的暗线),而在颅内则比较游离,且神经外膜比较薄抗磨损性较差(如电线没有了保护外套,容易破损)。因东方人特别是女性的颅底解剖特点,三叉神经在颅内与周围脑血管离得很近。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逐渐萎缩而脑血管则发生硬化,使得彼此更靠近乃至接触,随着血管的搏动,彼此摩擦,导致接触面破损,神经纤维裸露。

另外,脑血管壁的外膜内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用来控制脑血管的管径变化,调节脑血流。但膜破损后,血管壁交感神经裸露与磨损的三叉神经纤维接触,导致神经“短路”。当患者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导致三叉神经出现异位冲动,产生脸部的疼痛感(其实是一种幻觉)。

治疗三叉神经痛还是要从病因着手,

从源头出发,治本是关键。

张阿姨“牙痛”的始作俑者是压迫三叉神经的脑血管,

将血管和神经隔开,

使其“绝缘”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哦。

您身边的大夫

仲骏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

意大利凯萨琳大学客座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神经外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zn/5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