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前,那个差点暴富的暑假
那是26年前的一个暑假,我14岁。
1
夏天是个骚动的季节。我爹忍不住脱去了人民教师的伪装,露出了江湖汉子的本来面目。
灼热的阳光下,他长发飘逸,胡茬子唏嘘,白背心下棱角分明的肌肉块一闪一闪。
这哪里是人民教师,这是袍哥人家啊。
这个暑假,他给我安排了很重要的社会实践项目:到邻县的乡镇收铜钱。
那个年代,古钱币一点不稀奇,谁谁谁的钥匙串上,都穿几个作为装饰。偏僻的乡间,好东西大把。可惜我爹是二货,他收古钱币,不是因为爱好古钱币,他收古钱币纯粹为了享受走街串巷的江湖感觉。
天蒙蒙亮,我俩就出发了。
我们首先要坐车到眉山市,眉山市换乘到仁寿县的车,然后又从仁寿县朝更偏僻的乡镇进发。
仁寿县是当时乐山市著名的大县,也是著名的穷县。因为穷,全县人民都特别看重高考,这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改变了命运的人,发誓再也不回这个地方。
换乘几次,几乎就是一天。中途在龙正镇下车。到达龙正镇的时候,场已经赶完。上午还是人声鼎沸,卖菜的、杀猪的、现场镶牙的、拔火罐的,一过晌午就走得干干净净。
明晃晃的太阳下头,寂寥的几条街道,连狗都见不到一只。
我们摸进一家看起来稍微大点的店子,点最贵的菜。猪头肉,猪耳朵,回锅肉!
点错了。
最贵的菜,人民群众吃不起。猪耳朵这种大菜,已经馊了。回锅肉的肉也不知煮好后搁了几天。
2
果腹之后,我们又坐上另一趟车,到仁寿县城。再从仁寿县城朝满井镇进发。
到达满井,天就快黑了。只好不走了,歇下来。
从镇东走到镇西,从镇南走到镇北,全方位考察之后,终于确定了满井镇最高级的一家旅店。我爹豪气地洗了一房二铺。
跑堂伙计看到一房二铺,知道是大客。这不能等同于一房三铺、一房四铺、一房八铺的客人。伙计决定,开水得给他们打两瓶。
这家的大堂,还有一部12寸的彩电,绝对最高级。
吃过晚饭,事情还没完。根据此前的勘察,我们已经确认了明天最热闹的地段,农贸市场。
我爹又给我交代了任务:把宣传单拿出来,把镇上所有的电线杆子全部贴满!
宣传单也是我写的,标题三个字:收铜钱。
内容如下:
大钱1元1个,小钱5角1个,地点:农贸市场。时间:X月X日上午,仅限半天,过时不候。
我对广告词很满意,不但言简意赅,而且刻意营造了一股紧张气氛。
满井镇镇子虽然不大,但电线杆子还真多,我贴到天黑尽了才贴完。贴的时候,我还刻意避免和“杨老师专治性病”以及“专家专治白癜风”的广告重叠,大家都开门做生意,不能搞恶性竞争。
当晚,和其它客人一起看完电视,躺倒睡觉。
一床的虼蚤,咬得睡不着。
3
天蒙蒙亮,我们就起来了。把东西准备好,到农贸市场占地方。
大白厚牛皮纸长两米,宽一米,往地上一铺,用砖头压好四角,顿显霸气。
白纸上写明来意、价格。鉴于不认识字的人很多,我每隔半小时,就把纸上的字念一遍。
赶场的人渐渐多起来了,他们都是从四面八方的乡村走路过来,10点左右集市才最热闹。
起初看热闹的多,围观的多,询问的多。
有的问,什么样的才叫大钱?什么样的才叫小钱?又有的问,我这个字多点能换多点钱不?
我耐心给他们解释。
有个小伙子,当场把钥匙上的铜钱解下来换了五元钱,于是引燃一波换钱的热潮。
有个大娘看起来很惋惜,她说:能不能后天再来啊,我家里一箩筐铜钱,可惜没有带过来,我家离这儿一二十里地啊。
我们也很惋惜。大娘说:你们能不能等等我,下午给你们拎过来。
我们表示时间实在有限,可能等不及了。
大娘只好遗憾的走了。
一会儿,又来了个闲汉。
闲汉估计已经年过五十,他先不默不作声地围绕我们的铜钱摊转了两圈。忽然学我大声一喊,收铜钱喽嘞!
周围的人一阵哄笑。
他顿时被哄笑给激励了,又大喝一声,收铜钱喽嘞!
周围的人又一阵大笑。
我只好硬着头皮要求他,不换就别喊。
他歪着头看着我一会,说,眼镜儿,把你的眼镜儿拿给我戴一下。
眼看事件就要升级,我爹这才不知道从那个犄角旮旯钻出来,一把推开闲汉。确认过眼神以后,闲汉讪讪离开。
4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场散了的时候,我们收了一盒子铜钱。有大的有小的,有唐朝的,有宋朝的,有日本的。
正说收拾收拾走人呢,来了个镇上的人,他说盯了我们很久了。如果我们还来,他可以当我们的代理,平时就在镇上帮我们收铜钱,然后再卖给我们。
多好一门生意啊,可我爸拒绝了。
为啥拒绝,至今没搞清。
傍晚,我们赶上了回眉山的末班长途汽车,车上就我们两人,打开所有的窗户,热风呼呼朝里灌。斜阳下,我爸和我的影子拉得一般长短。
晚上,在眉山吃羊肉汤锅。小米椒配盐,蘸羊肉。是有生以来吃得最美味的一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zn/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