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孩子竟然不怕看牙医他们怎么做到的
看牙医时,小孩子一般都会“杀猪”般嚎叫,爸妈嘴皮都说破了,最后甚至发脾气,却还是搞不定。但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发生了:从孩子进门哭闹的一刹那到积极配合张大嘴巴,看完牙医……点击观看视频,你就知道答案了。
下拉看图文版,有更多看牙医干货,教你如何安抚孩子,不哭不闹看牙医。
你百思不解为何孩子们都怕牙医?
1.牙医的工具听起来感觉跟火箭炸弹似的。
2.消毒水弥漫的氛围令人紧张。
3.医生拿着冷冰冷的工具伸进嘴里,让孩子不安。
4.牙钻“吱吱”地在牙齿上来回磨动,有酸疼感。
5.不知道医生下一步还要干什么?
6.过去有不愉快的就医经历。
紧急纠错:有些家长和长辈观念陈旧,认为乳牙迟早要换的,蛀牙就蛀牙,没关系。孩子看牙医也肯定会哭闹,想想可能会面对的恶战,爸妈就先打了退堂鼓。
牙科医生告诉家长,宝宝一旦患龋齿就要重视,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龋齿越蛀越大,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1.牙齿不好将影响进食,造成营养问题。
2.如果一侧牙齿有问题,宝宝经常用另一侧咀嚼,会影响面部发育。
3.乳牙龋坏将严重影响后续恒牙的萌发。
4.龋齿造成的牙周炎症,可能会造成病菌经由血液传播到心脏等器官,或造成某些免疫系统疾病。
5.牙齿不好还将影响宝宝的自信,进而影响社交。
一位巴基斯坦的女牙医竟然想出了许多妙方。
第一步:就鼓励父母让孩子们带着玩具来就诊。
第二步:拉莎医生发给前来就诊的孩子每人一把牙刷和一些牙医工具,让他们先玩个够。比如检查娃娃有没有龋齿,帮娃娃清理牙齿窝沟,让小朋友做名牙科医生。
第三步:在整个就诊过程中,拉萨医生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他们有了参与感,了解了为娃娃治疗牙齿是爱护她们的表现,过程中还能穿插治疗蛀牙的益处。
拉莎医生和孩子做游戏交流,建立了信任感,孩子的不安情绪自然会慢慢消除,治疗的过程也变得轻松许多。
1.看牙医前,父母和孩子积极沟通
事先和孩子沟通,比如,和TA说“宝宝,牙齿里如果住着小虫子会让我们的牙齿很疼,不能吃好吃的东西,我们去检查一下,如果有,我们就把它抓出来好吗?”
或者和TA说,“如果你可以配合医生,爸爸妈妈答应你完成一个小心愿。”千万不要有负面心理暗示。
2.首次就诊时间不应太长
给孩子保健牙齿时,第一次就医时间不要太长,更不要做复杂治疗。如果需要补牙,可以先从补一颗开始,挑选浅蛀的牙齿开始。
3.父母当榜样
父母也要定期检查牙齿,给孩子做榜样。做口腔保健的过程可以带着孩子,医院的环境,也同时可以让孩子了解牙科知识。
4.利用刷牙时机,让孩子了解口腔
孩子早晚刷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洗干净手,对着镜子摸摸牙齿。
5.选择情绪稳定的时间
选择适当的时机去看诊,孩子吃饱、睡醒的时候,这样孩子的情绪较佳,也比较好沟通;并选择牙科病人较少的时段,消除等待过程中愈发不安的焦虑感。
6.不要把看牙医当作惩罚
千万不要用威胁的方式,更不要把带孩子去看牙医当作惩罚他不乖的手段,以免孩子先在心中产生负面印象。
正确方式的引导,从孩子看牙恐惧到发现牙齿问题,主动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婴儿长牙后到14岁都属于龋齿的高危险期,尤其是6~12岁的孩子。其实,除了定期检查的必要性,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预防龋齿,从源头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痛感治疗。
1.不可让宝宝睡眠时不断吸奶瓶
这样做防止奶瓶龋。
2.做好口腔清洁与保健
吃完东西最好给宝宝喝点白开水漱口,也可以用手指缠绕纱布擦拭宝宝的乳牙。大一点的宝宝应学会刷牙。
3.全口牙齿涂氟
3岁起每半年到牙科做定期检查,同时全口牙齿涂氟,直至14岁。这样可以降低50%~75%的龋齿发生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s/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