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北瓜大倭瓜,好吃就是个好瓜游戏
前两天万圣节,想必很多人家里都买了南瓜应景。
其实南瓜在万圣节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在英美航海家们占领美洲大陆以后的事情了。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欧洲不产南瓜,而原产在美洲大陆上的这一植物,个大、好吃、能饱肚子、还长得到处都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别看它看着挺厚实,瓜肉还挺柔软,和萝卜比好下手多了。
于是南瓜灯光荣的替代了萝卜灯的地位,荣登万圣节主角的宝座。
等南瓜传到中国也已经是明朝的事情了,而且是从日本传过到闽浙,所以我们就简单的把它和日本人挂钩,贴了个倭瓜的名字。而在日本,他们却说这个长得像茄子的东西是从中国传过来的,就叫它“唐茄子”吧。这中间一定是出了什么岔子,要不我觉得就是平行宇宙真的存在了。
在中国南瓜还有好多其他的名字,比如金瓜、番瓜、麦瓜,我觉得最妙的是南瓜还有一个别名叫“北瓜”。齐如山在《华北的农村》中“北瓜”条目说:北瓜亦称倭瓜,古人称之为南瓜,乡间则普通名曰北瓜。清代四川农学家张宗法在《三农记》中载:南人呼南瓜,北人呼北瓜。这么简单粗暴的叫法,可能就是正解也。
桃南瓜
书上还提到中国过去就有赏“桃南瓜”的习俗,在个头小巧的桃南瓜上雕诗刻字,放在案头赏玩,看来这南瓜的娱乐属性是全球通用的。
中国人还解锁了南瓜的其他技能,比如用南瓜子除湿、驱虫,控制和杀灭血吸虫,用南瓜藤清热解毒,南瓜蒂安胎,治牙痛。《中国药植图鉴》中记载:"煮熟用纸敷贴于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患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南瓜还有一个奇特的技能,道光年间的《英德县志》还记载:“其白者加糖煮熟,可断鸦片烟瘾。”光绪年间的《曲阳县志》也记载:“食南瓜与花藤能解罂粟毒。”《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说:解鸦片毒:生北瓜捣汁频灌。呃,这个功能有点强大了,以至于我暂时没有看到多更多的资料来描述其成果如何。
当然这不是南瓜最重要的技能。
吃,才是它最重要的属性。
当然这不是南瓜最重要的技能。吃,才是它最重要的属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北墅抱瓮录》中说:“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味甘腻,且极香。”
所以不管它到底叫什么瓜,也无论你雕不雕南瓜灯,家里的妈妈都不会让你浪费掉的。小吃货们也一样,万圣节晚会结束时,非鱼就流着口水拿走唯一还没有没遭毒手的南瓜说要回家蒸了吃,很好,这是个有前途的吃货!
不过要说蒸南瓜,南瓜糯米饭那是我婆婆的拿手菜,我忍不住要显摆一下。每次回婆婆家,我都会去菜园钦点一个漂亮的小金瓜,早上摘了交给婆婆,中午就能吃到香喷喷的南瓜糯米饭了。
做法其实也不难,先泡糯米,泡糯米需要提前准备,至少2个小时。
然后再来料理南瓜,用小刀给南瓜开一个盖,貌似和做南瓜灯的程序一样。然后用勺子将南瓜内部挖空、做成盅状。
把泡好的糯米煮十分钟,然后盛出来备用,在糯米饭里放上核桃仁、杏仁、红枣、葡萄干,拌上白糖,然后再填进南瓜肚子里入锅蒸熟就可以开吃啦!
果仁的存在丰富了口感,也中和了红枣和葡萄干的甜腻,香甜软糯的南瓜糯米饭既是甜品又是主食,一举两得也。
说起来糯米和南瓜还挺搭的,用糯米粉和熟南瓜泥做成南瓜饼既简单又好吃。去年年假,我突发奇想给老爸老妈做了一次芝士夹心南瓜饼,吼吼,老头相当喜欢,嗯,下次要再做了给他解馋。
当然,如果你不像我那么嗜吃甜食,不妨拿南瓜焖个牛腩,或者用咸蛋黄焗南瓜,再或者你也可以试试古书上写的拿老南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的“味甘腻,且极香”。
南瓜,虽然形态万千,名字庞杂,
但不管它叫什么,对人类而言,
好吃才是最重要的吧。
俺婆婆说了,
管它南瓜、北瓜、大倭瓜,好吃它就是个好瓜。
THEEND
从专业看生活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
回复关键词:抑郁、焦虑、情感、空心病···
如果你也喜欢从书中看世界
回复关键词:金庸、刘震云、斯文赫定、高罗佩、性、儿童、亲密行为·····
如果你想看到影视剧中的深刻剖析
回复关键词:漫威、刺客、电影回顾、星战····
总之,我们是一群搞科研的人
想和大家说说这些专业和非专业的事儿
不狗血,但不一定不精彩
如果你也喜欢小曲的调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s/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