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7个传播途径要小心附丙肝高危人群自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hn.qq.com/a/20161116/037913.htm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潜伏期较长的RNA病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恶劣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年大概有万人感染HCV,因HC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万,甚至已经超过结核病和艾滋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由于丙型肝炎具有高度传染性且无保护性抗体,因此预防丙肝的有效手段就是了解丙肝的传播途径,从而避免被感染。1

丙肝7大传播途径

1、医源性器械传染HCV可以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染,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并且在消毒不严格的地方进行文身、刺眉、拔牙等也会导致病毒传染。2、输血使用来源不明或者采用非法途径获得的血,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查,感染HCV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在年以前,丙肝并没有列入常规的检查之中,所以建议在此之前有过输血经历的人,都应该进行丙肝的检查。3、长期肾透析尿毒症的患者由于长期需要透析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假如共用的肾透析机器没有经过严格处理而残留了携带HCV患者的血液,那么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受到感染。4、医护人员由于医护人员长期需要接触各种患者,所以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医院时常有职业暴露事故发生,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的血液,会大大增加医务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5、母婴传播丙肝妈妈有可能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将HCV传播给宝宝,感染几率是4%-7%,如果丙肝合并HIV感染,那么宝宝的感染几率就高达20%。6、性传播HCV主要在同性恋和性生活混乱人群中感染,其机制可能是HCV透过黏膜进入血液,但性行为传播HCV的概率低于其他血源性传播疾病,如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研究发现,HBV或HIV阳性会增加患者感染HCV的风险。7、共用私人卫生用品假如您的亲人或者爱人很不幸是HCV的携带者或患者,那么应该避免共用牙刷或者剃刀等。因为这些私人物品上面可能粘附血液,若接触到这些残留的血液后容易感染丙肝。虽然丙肝具有传染性,但也不必过于紧张,日常生活中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2

高危人群自测表

根据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的丙肝传播途径,专家制定出这份高危人群自我检测表,以下若有一项符合,那么您就属于丙肝高危人群,不管您的肝功能是否正常,出于对自身健康管理的长远考虑,专医院进行丙肝筛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曾在年之前输过血或接受过血制品。曾做过胃镜、内窥镜检查。曾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灸治疗。曾做过血液透析或器官移植。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牙钻等牙科器械。曾与他人共用同一个注射器。曾在理发室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理发、剃须刀具。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性操作。曾在美容院进行过抽脂、割双眼皮等创伤性美容项目。曾有过多名性伴侣,或与HCV阳性的人发生过性接触。密切接触血液的医护工作人员。家庭成员中有丙肝患者。由于HCV的基因变异性较强,所以目前尚无疫苗可用作丙肝的预防。丙肝预防的重点放在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和早期诊断上。目前大部分的单位未将丙肝检测纳入体检项目中,因此建议普通人群应该2至3年检测一次,一旦发现感染HCV,即使患者无症状或肝功能正常,也应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幸运的是,目前大部分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已在我国获批,一些重点药品也被纳入医保,丙肝患者通过正确的治疗,可以实现终身治愈。今天因为你的分享,让我元气满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xg/5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