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吉林市一司机趴在方向盘死亡
(视频来源:吉林身边事)
上午11点多,新文化记者来到事发现场,此时商务车已经离开,事发地点已经恢复了平静,但附近多名居民证实确有此事。“那辆商务车停在路边,司机趴在方向盘上,被路人发现了。路人判断司机可能是突发了什么急病,就呼喊其他路人过来查看,并拨打电话报警。”一名附近居民称,有几名热心市民走到跟前,有人拉开了驾驶室车门,发现驾驶员是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大家大声呼唤司机,但司机一点反应也没有,大家怀疑他可能是突发了心脑血管疾病。”据了解,事发后,辖区派出所民警来到现场,通过该驾驶员的手机,联系到他的亲属。
“有一名女子痛哭流涕跑进超市,她的哭声很大,把超市里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她要买毛巾和白酒等物品,说是给丈夫处理后事使用。”该超市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说,丈夫的突然离去让该女子悲痛欲绝,该女子走路已经不稳,神色也有些恍惚。她立即搀扶该女子,带着她购买所需物品,随后陪她走出超市。“我怕她伤心过度,就搀着她走出门。她哭着说丈夫才50岁,是开车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该工作人员说,后来,其他家属也陆续赶到现场,大家进一步处理后事。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为什么心梗爱在春季偷袭
初春乍暖还寒时节是急性心梗高发期,“倒春寒”的冷空气是促发心绞痛、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气温变化无常
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特别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气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刺激血管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减少。
一些老年人因本身就患有冠心病,气候的骤然变化极易诱发心绞痛,突发心肌梗死。
户外活动多,耗氧量大
随着气候的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
有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对活动量掌握不好,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流行病诱发心血管病
春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多发期,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病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4步从死神手中逃脱
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
1及时辨别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
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2
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不到26%的人通医院。
但实际上,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
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打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
其次,医院的情况,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
打急救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
3
平静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
最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4
配合医生的工作
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医生非常着急,家属却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
这和当下的医患关系有关,很多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一听手术或做支架,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多卖药。
还有的家庭,要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
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6件事预防心梗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
1
七八分饱清淡饮食
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
排便不过于用力
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
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
运动量力而行
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
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减年龄,40岁以上用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
4
及时释放压力
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
提防晨起突发心梗
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
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
注意保暖
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新文化记者李洪洲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xg/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