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补牙风波
前些天的时候豆瓣上有一个帖子被炒得很火,是一个女子去补牙,前台小姐姐好心给了她一个面包,怕她因为补完牙不能吃饭肚子饿,但是该女子在吃完面包之后发现面包已经过期三天了,医院补偿她五百元精神损失费。
三十年前,龙应台在台北写下《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文章用尖锐刻薄的话指出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
她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气的。受折磨的你首先应该双手叉腰,很愤怒地对摊贩说:"请你滚蛋!"他们不走,就请警察来。若发觉警察与小贩有勾结……那更严重。这一团怒火应该往上烧,烧到警察肃清纪律为止。可是你为什么都不做;畏缩地把门窗关起来,耸耸肩,摇摇头!”
她说,“我看见计程车穿来插去,最后停在右转线上,却没有右转的意思。一整列想右转的车子就停滞下来,造成大阻塞,你坐在方向盘前,叹口气,觉得无奈。你为什么不生气?哦!跟计程车可理论不得!报上说,司机都带着扁钻的。问题不在于他带不带扁钻。问题在于你们这20个受他阻碍的人没有推开车门,很果断地让他知道你们不齿他的行为,你们很愤怒!”
这篇文章在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激烈的反响。有一条评论是这样的:当年龙应台的《野火集》就像是野火一样烧遍大江南北,现在重读这本集子,仍然感觉热血沸腾,在今天我们仍然有点火的需要,只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罢了。
还有人这么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是一篇浑身是刺的散文,体现着作者耿直、认真、批判现实的风格,文中的反复质问相当有力,发人深省,作者用一连串的“你为什么不生气?”发出怒吼和指责,引起读者内心的反省与共鸣。作者冷静缜密的思考,硬性刚劲的文风和犀利的视角,让读者感到风雷滚滚,正气凛然。
但是现在我想说一句,“中国人,你为什么要生气?”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宽容待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三十年前龙应台写文想激起国人的血性,改变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而现在我们有了后浪,有了轰6k在南海巡航,有了国产航母,登陆月球背面……在国力愈发强劲的同时,一些阴影还存于城市的角落。
维权固然值得推崇,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的利益都应该得到保障。但是该女子的做法明显是碰瓷而非维权,让我们来看看事情经过的截图:
而底下的网友是这样评论的:
该女子的做法让我不寒而栗,无独有偶,之前网购衣服的一位大妈,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空子,不停的购买新衣服,并在七天之内退回,来满足自己不停穿新衣服的虚荣心。
我们仔细分析这个事件,首先面包是前台无偿提供给该女子的,当时她就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的问题,人们纷纷感叹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狗咬吕洞宾的事情屡见不鲜,农夫与蛇的故事耳熟能详。
其次,该女子自己发的微博声称,“吃到最后一口时发现面包过期了”。我想如果食物变质了应该在第一口的时候就会发现味道的不对吧,何必是吃到最后一口再假模假样的干呕几声呢?
我们知道这种流水线上生产的面包,它的保质期本来就是一个实验之后平均的结果,超过保质期三天是否就意味着面包就一定坏了呢?
医院提出赔偿处理的时候她不依不饶,甚至威胁院方不同意赔偿五百块钱就闹到总公司去。
如果说在此之前我还会觉得是无心之失,那么她在豆瓣上洋洋自得的论述就让我不得不怀疑她的动机。
如果是这样,谁还敢做一个好人?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社会越来越冷漠而我们无计可施吗?
不禁让我想到前些时候在最右上流行的一个热点,大家争相去买那些被曝光了的“不安全”的食品。怎么会有人去购买那些吃出头发来,吃出苍蝇来的食品?原来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他们是去薅商家的羊毛,争相奔着那一千块钱去,唯恐慢了一步就拿不到那一千块钱了。
我还是这样的观点,生产过程中肯定不能保证每一份食品都完好无缺,如果不幸买到了那样的物件,既糟心又危害身体安全,但是如果是奔着一千块钱去买,岂不是杀人诛心。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面说到,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我们所讨厌的东西。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只是想着薅羊毛占小便宜,我们将会变成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将会建起一道道藩篱,我们将成为金钱的奴隶而非主人。
好在这个世界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去年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多少英雄挺身而出,多少医护工作者为了自己素不相识的人默默付出,大家全民一心,战胜了病魔。还有那位救起了三位落水者的解放军战士……
虽然令人不齿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他在一点点变得更好,国家也在一点点变得更强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最后引用狄更斯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建美丽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s/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