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莫把三叉神经痛当牙痛

74岁的湖北省仙桃市的王婆婆从七年前开始,只要一刷牙,就有一股刺痛感从右侧上颌尖牙迅速蔓延至整个右侧脸颊和太阳穴,虽然当时痛感在数秒后缓解了,但自此每逢刷牙、吃饭、喝水,甚至风吹脸颊等“小动静”,都会诱发如刀割、电钻般的疼痛。最初吃止痛药还能缓解,但近三年来,就算增量三、四倍服药也不管用了,病急之下,医院就诊,拟诊为右侧牙痛,但是尽管她的牙齿拔了一颗又一颗,两年内拔掉了右侧上颌6颗牙齿和下颌2颗牙齿共八颗牙,但她的牙痛一直都没有缓解。

近一年来,王婆婆牙痛变得愈加难耐,不仅白天多次莫名发作,连晚上也不能安寝,一旦发作,时常从6、7点一直痛到深夜,躺在床上的李婆婆疼得全身瑟瑟发抖,一日三餐也只能趁疼痛消退的片刻,似“赶场”一般快速咽下。眼见老人日渐消瘦,在家人的反复鼓励、规劝下,上个月王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寻求诊治,接诊的王焕明教授告诉王婆婆,她患的并非是真的牙痛,而是右侧三叉神经痛。这种疼痛是由于动脉血管搏动不断刺激右侧三叉神经所致,加上日常的饮食、刷牙、吞咽等动作加重刺激该处,导致神经敏感度增高,一旦出现上述动作就似扣动“扳机”一样,加重疼痛。拔牙过程中的麻醉药物虽能产生短暂的止疼效果,但并不能当成牙痛治疗。

为彻底根治疼痛,王焕明带领神经外科团队,于年8月15日在全麻下,于王婆婆右耳后钻开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孔,用一块特殊薄片材料垫在动脉与三叉神经之间,隔绝了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阻断神经刺激。经过近两个小时手术,老人的牙部疼痛感彻底消除了,并于年8月25日拆线痊愈出院。

在临床上,牙痛与三叉神经痛混淆的问题最为多见,尤其在疼痛早期,三叉神经痛常被误认为牙痛,许多病人拔除几颗甚至整排牙齿也不能缓解,牙痛被误认为三叉神经痛也不足为怪,尤其在某些统计资料中也时有发生。那么,如何鉴别三叉神经痛和牙痛呢?从临床特点上看,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①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的、剧烈的、闪电样或刀割样疼痛,且反复发作,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女性最为多见;②三叉神经痛存在扳机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③相应面部区域皮肤粗糙,皮肤着色或感觉下降。④早期服用卡马西平疗效好,但是随着病情发展,卡马西平药物加量亦不佳,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行微创手术。

而牙痛的主要特点主要有:①牙痛无年龄和性别差异,任何人群均可发病。②病人多有牙龈炎或龋齿病史,疼痛初期为齿龈及颜面部阵痛,后期多为持续性胀痛或跳痛,夜间较重。牙齿对冷、热过敏,接触冷、热食物可诱发剧痛。③常无扳机点,疼痛时间长,多并有齿龈及颊部肿胀。因引起牙痛的疾病多为感染性,故炎症重时多有中毒表现:畏寒、发热、精神及食欲差等,口服或静脉滴注消炎药症状可逐渐缓解。④体格检查可见齿龈红肿、张口受限、牙龈有叩击痛。摄片可了解牙及颌骨病变,协助确诊。

因此,牙痛的上述几个特点是三叉神经痛所没有的。加之三叉神经痛特征性疼痛,扳机点,发作史等,两者应可以鉴别。但牙痛刺激神经末梢可致三叉神经区域的放射痛,这时鉴别就较为困难,临床上可采用卡马西平试验性治疗来加以鉴别。

长按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s/4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