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遇见黎岂止是微笑江南南
遇见“黎”岂止是微笑
江南南
星期一的早晨,空气里的清凉,夹着冬日的苍灰。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我下意识抬起左手,去掰多肉法师的叶片,似乎想知道,法师的叶片,与我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
手机响了,进来一条短信:我是黎医生,你的义齿到了,方便时,请过来试戴。
那一刻,我阴沉了一个月的心,豁然开朗,迅速被穿过枝叶的暖阳包裹、照亮。
病人与医生相遇,多半在需要与被需要时。遇见黎医生那天,我的样子很吓人,恐惧和沮丧,扭曲了整个面部。
原本十分惬意的星期天上午,由于我毫无防备,被潜伏在小区里的那条没有任何标识的水泥减速带绊倒。我重重地“砸”在地上。手上、衣服上、路上,到处殷红一片。我不敢哭,怕裂开的唇齿,受到牵拉,怕眼泪污染伤口。回到车上,我打开遮阳板镜子,端详撕开的唇,吓得呆若木鸡。
鲜红的血,正慢慢从唇齿间流出……
完蛋了!这副鬼样子!我跟自己说。
看着一堆堆纸巾被染红,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抖。心里默默祈求,赶快找个可靠的医生,赶快治疗!
朋友医院时,门诊已挂不上口腔科的号了。见我伤势不轻,挂号处的师傅,还是为我大开绿灯。
等我们赶到口腔门诊,远远看见门口黑压压一片,我下意识地捂住伤口。听见有人说,今天只有一位值班医生!我脑袋“嗡”的一下,双腿发软。
没等护士叫号,朋友扶着我,硬着头皮闯进诊室。一位女医生正在给一位男患者治疗,旁边两位年轻助手配合她操作。我担心会被喷,没想到她停下手里的活儿,抬起头,惊讶地问道:怎么了?朋友答道:摔伤了!伤得有点重!
女医生立即起身,察看了我的伤情。
“不用担心,我尽快处理完手上的事情,给你缝针。你先在旁边坐着缓缓!”
女医生轻言细语的安慰,有点叫我意外。她转身招呼门口候诊的人:我有个病人要马上缝针,只能先仅她了,你们要多等一下!
候诊的人群里没人说话。我看见他们有的回到诊室外的椅子上,有的站在窗户外张望。这让我再次感到意外。
我惊魂未定,脑子里反复回闪摔倒的那一幕。那条水泥减速带,像一条青蛇,横在心里,我生怕再被它咬一下。
坐在椅子上等,伤口的痛感慢慢减轻。大概是因为眼前这位医生可以托付,我不像刚来时那么心慌了。
“过来吧,我给你看看!”女医生招呼我。
在她仔细检查伤口的同时,两位助手麻利地为她清洁工作台,准备治疗工具。
看过牙病的人,恐怕没有谁会喜欢治疗钻头“滋滋”的尖叫声。那刺耳的尖叫,在你眼皮底下,从你口腔里掀起又抛落,此起彼伏!
眼前突然浮现美国有个电影明星,因母亲死在治疗牙齿的座椅上,对治牙病一直极度恐惧。当她的牙医还在为治疗做消毒准备时,她就已经被吓死了。
阴云飘过,我又紧张起来,躺在治疗椅上,连呼吸都扯得后背生疼,却不得不面对所有“刀枪剑戟”。
我先给你清洁一下伤口,消毒,然后缝针。女医生轻柔的告知我治疗的主要流程。
我要给你打麻药,进针的时候,会有点疼,你坚持一下。有任何不舒服,马上告诉我!女医生的声音还是柔柔的。
我含混地答到:好的!
女医生的预告,让我有了心理准备,呼吸变得平静了,疼痛比我预想的轻。
“伤口有点深,我从里面缝合,将来不会对外观有什么影响!”医生轻轻解说道。
得知最终的结果,我松了口气。
医生有条不紊的处理伤口,对于我每一次细小的疼痛反应,她都会给予回应,叫我平缓呼吸,有时还轻轻按抚一下我的肩膀。慢慢的,我攥紧的拳头松开了。
感觉过了好长时间,医生的电话震动了几次,专注工作的她,没有理会。最后女助手接起电话,告诉打电话的人,老师正在给病人缝针。
听得出,是女医生家里人催她回家吃饭。
医院十一点半下班,下午两点半上班。刚才是黎医生家先生打来的。陪在一旁的朋友连忙抱歉:都十二点半了,我们星期天还耽误医生下班!
听见女医生轻声笑了笑:怎么都得先仅着病人啊,不可能不把伤口处理好,让你们就这么走啊!
她反倒安慰起我,“放松放松,你再坚持一下,伤口有点深,有点难缝,还要考虑缝合线对正。”
两位助手专注的配合女医生。我听见医生吩咐他们,一会儿拿针、一会儿拿缝合线,一会儿又要什么的工具。那些专业术语我听不懂,只觉得他们三人配合默契。
终于完成了伤口缝合。助理扶我慢慢坐起,让我回到办公桌旁的椅子上,再观察半个小时,没有问题才能离开。
见我情况稳定,女医生交代,医院拆线。特别叮嘱,伤口周围会肿上两三天,不能吃过热的东西,回去用冰块敷一下伤口。如果有不舒服的反应,医院。
交代完,已经下午一点半了。这时我们才看清医生的工作牌,知道她叫黎艳会。
等黎医生开了交费单,我准备去楼下收费处。
朋友突然想起什么,折回去跟医生商量,黎医生,我们没带医保卡,能不能等拆线时再交费?我们留下姓名电话,可以吗?
黎医生摘下口罩,笑得透明透亮,“可以啊,我们就互相信任吧!”
黎医生已经连续工作了五个多小时。我们一再表示感谢,表示歉意。她仍然轻声笑了笑,你们客气了!这是我的工作!
一周后,医院拆线,并交付医药费。医生说,伤口长得很好。
黎医生开始为我修复受损的牙齿。她拿着我的牙齿透视片,告诉我,要先做根管治疗,打开原来的牙根,把根尖充满,新牙冠才稳定。
根充要求医生精准、精细的操作,非常考验医生的耐心和耐力。她不断的鼓励我,引导我配合的方式,坚持下来。我躺在治疗椅上两个多小时,已经筋疲力尽。我想,一直勾着腰、够着头的黎医生,比我更辛苦!
根管治疗分两次完成,非常完美,每次她和助手都加班到下午一点多钟。治疗室里,就剩下他们师徒三人和我这个病人。
几次治疗,我们的交流更多了。我开玩笑说,当牙科大夫可不容易啊,专业能力要强、动手能力要强,体力还要好,还得懂心理学!
她说,导师三年的教导,对我影响太大了,包括怎样对待患者,受益终身!
我说,您的导师太了不起了,现在能教学生专业以外的东西,特别是能帮助学生塑造人格的导师不多见了!
黎医生说,所以我很幸运啊!导师教会了很多。我们称导师为师父,是父亲的父!
我说,我更幸运,遇到了温暖贴心、气场相同的黎医生!
我们俩都笑了。
星期二早上十点多,医院。黎医生为我调整义齿,密合性、舒适度都很合适,可是外形上,略有瑕疵。天秤座的黎医生,不断地对比测量,反复修订义齿,又请来有经验的医生会诊。我怕麻烦她,让她修修再试。
她羞涩地微笑道:义齿满足功能,比较容易,但你的牙冠位置,美观比功能更重要。关键是,要让你满意!
在纠结好一阵后,决定重新取模,重做义齿。
治疗过程中,我跟黎医生聊的话题越来越多。聊孩子,聊工作,聊兴趣,我越来越放松。
我跟她透露,原本打算年底奖励自己,换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一跤把电脑摔没了,摔得有点贵!
她轻轻笑着安慰我,奖励电脑变成奖励牙齿,倒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好在牙根没伤着!
我想想,对呀,如果牙根伤了,结果比这个更惨!
她说,你摔得这么重,挨过那么多疼痛,治疗时间又长,你都坚持下来了,当然应该鼓励鼓励自己!
我答应她,必须买!
一周后,我用上重做的义齿,又可以无须遮遮掩掩的笑了!
我跟朋友聊起这段时间的治疗,他们说:黎医生为患者的服务,已经远远超越了医术本身。你和医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回到了医患之间该有的样子——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他们还说,希望这样的医生,医院都来一打!
如果不是因为受伤,我与黎医生连打一声招呼的机缘都没有,各行其道,老死不相往来。伤痛,让我们有缘认识,她对病人的真心,换来了我真心的尊重!
我从其他慕名求医的患者口中,听到了对她的肯定,听到了感恩……
一个多月来,我经常回想黎医生的样子。回想总是从她透明透亮的声音开始的。在疼痛中,我信赖她纤细柔软的手指,信赖她轻轻地专注操作。每每想起身材娇小的她,坐在工作凳上,勾着腰,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突然有点心疼。
从黎医生身上,我看到了医术之外的价值和传承,看到了人性的光束,感知到林巧稚先生那一代医者的人文风范……
我想,一个人就是一本书,黎医生的学生,在跟随她学习的日子,也是在读她精湛的医术,读她的善良、她的真诚,她的谦逊,她的医者仁心……
作者原名:朱咏鸿
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zn/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