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纪读不透的菏泽表情
我们总是在怀旧,怀念童年的家乡,觉得那个年代的东西是美的。那时候的水比现在甜,饭菜比现在香,人与人之间比现在真诚。是不是真的这样?
对于家乡的回忆总是充满溢美,其实我们只是回忆那个年代不用承担压力与责任的自己。
长文多图
谨慎阅读
(菏泽电视塔)
年的第一天,我和周安吉匆匆约在一家提前营业的中西混搭餐厅,喝了杯混搭的咖啡。假期即将结束,下午就要回去。我们在餐厅门口放了下无人机,拍下了家乡菏泽本年度的第一张航拍——那大概在上午十一点左右,肯定是第一张。回到济南,就把这事忘了。
一周后,工作室师弟从别的城市调研回来。整理照片时,我大体扫了一遍,没看出来这是哪里,便直接分到调研照片文件夹里。后来细看的时候才发现,那居然是家乡今年的首秀。
然而,我并没有反应出来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尽管我清楚的记得起飞时的地点。我问周,她一时也说不出来。大概一分钟左右,我们才不约而同的说出了这个位置。但要承认,我查了百度地图。
如果刚好有家乡的读者,我想问1分钟内,你能否看出这是哪里?你大可直接拉到底下留言,说错了也无妨。我赌你看不出来。
对于一个工作城市离家并不远的人来说,一秒钟内没认出来自己的老家,在一分钟内又没看出是哪儿,确实有点尴尬。至于在家工作的周安吉同学,我先替她尴尬一下…其实我们两家的位置就在这两个街区的西侧而已。
这时我才知道,纵然之前拍了那么多家乡的照片,但当她以这种形式出现时,我依然读不出她的表情。
1│村庄归零
元旦假期第一天下午,我在赵王河公园的路边放无人机。东部比较开阔,有河流,有成片的牡丹。我没有往牡丹园上空飞。一是因为冬天的牡丹只有干瘪的枝丫,在城市的灰色调里,恐怕有些荒凉;二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菏泽人,对于牡丹我一贯秉承看一次顶五年的原则。
家乡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棚改,大片的城中村待拆。每一家都在搭建,紧紧攥住一块海绵,持续的挤压直至流不出一滴水。蓝色基调的屋顶掺杂着各种色彩,像马赛克一般的拼贴在赵王河两侧。
越过高层住宅,这种底层高密度的肌理随处可见。滨河公园的闲适与村里的紧张咬合在一起,是多年以前在河边玩耍的人想象不到的场景。
公园修建以前,岸边杂草丛生,河水发浑,难以琢磨。爷爷带我坐公交到这里,把家里咸菜罐子刷干净,瓶口系上绳子,放些馒头渣进去,把它慢慢沉入水中。五分钟后拿出来,里头必然会有河虾。回家后奶奶会把它们油炸成金黄,我就开始期待着下一次。
2│家门前的盆景
东部修建滨水公园以前,去那里玩半天已算得上远行。我最熟悉的是家门口的天香公园。
如同90年代所有小城的公园一样,天香公园不仅要有足够的空地让周围大院的孩子在里边疯跑,还要有小树林供闲散青年进去打架抽烟,更要有些僻静的角落让人搞搞对象。各种要求叠在一起,最后干脆就是一个石头遍地不加修整的大园子。但那时周围最高的建筑不过政府的6层办公楼而已,整个城市就是个大公园。
自我上中学,公园里开始陆续增加各种游乐设施。这些空中看到的安静的形状,在每个节假日都发动起来,把人转得五迷三道。这些冰冻在湖面上的游船,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能沿着河流漂上很远。
今天公园的概念已经随着赵王河环境的治理而拉长,与北侧的新天地公园连成一片。与东部类似,河流两侧的村庄已成平地,只有一些文化地标建筑留存。不久之后,赵王河将会是城市中的一条峡谷。
曾经我和发小们视公园为据点,尤其是土山顶的亭子,几乎每年假期的每个晚上都会在这里聊天吹牛。未来离我们太过遥远了,以至于想不到今后可能会很难见一面。
山脚下那只翼龙依然每天背对晨曦,看着公园人来人往。而连接公园出口的天桥上,一个青年正在远去。
3│到老城去
老城区的儿童公园,是一代人的记忆。当年它的吸引力远超天香公园。虽然处于弹丸之地,但众多的玩具设施和流动商贩,倒形成了逛起来没完没了的氛围。说白了就是一个字:乱。我们那一代小孩子根本没见过什么世面,来玩一次都仿佛过年。
公园里更换了大批设施,似乎更看重让每个孩子自己玩。蹦床已经换成VIP个人独享,仿佛一排蜘蛛侠集体练功。据说那种大型的蹦床,现在都搬到室内去了。
小时候总是缠着父母来玩的猴拉车、小火车等玩具,早已被淘汰掉,留下来的不过一个老旧的石滑梯而已。看着一个小姑娘尖叫着滑下来,依然能感到那些遥远的快乐。
这光滑的梯面,归功于几代小孩子的屁股。
4│酩酊湖
菏泽的老城是标准的天圆地方格局,紧凑、混乱又热闹。“方”是护城河围绕的古城,“圆”是外围大堤,赵王河从大堤一侧擦肩而过。诸如儿童公园、天香公园,基本都结合这些水系分布。青年湖更是如此。
护城河向内凸起,渗入老城,伊尹桥跨过护城河向北,将这片水一分为二,冷暖撞色。东侧的水连着儿童公园,西侧是青年湖。
青年湖公园诞生的年代估计要追溯到爸妈的青春时期。湖东是老酒场,所以记忆里的青年湖总是喝醉了酒一样,在往年的冬天,雾气腾腾的湖面上酒糟味浓郁。以至于现在来到湖边,我还有种闻到酒味儿的错觉,而酒厂早已停产搬迁多年了。
有一年冬天,我妈犯了牙疼,去医院修牙。诊室的钻头声和消毒水味道让人脑壳发痒,爸爸便带我去旁边的青年湖等候。湖面结了很厚的冰,爸爸拿了一块砖头在水面上砸了个小窟窿,我俩就蹲在一旁,等鱼上来透气,等妈妈的牙恢复正常。
纵然青年湖已是四面开发,但似乎没有影响到老城人不慌不忙的生活。街边买春联的大爷把鸟笼挂在伊尹桥下的树枝上,任凭鸟儿喳喳的叫唤着,自顾自的向远处溜达。
年前我送朋友回家,经由曹州路穿过青年湖,停在回民街的西入口处。入夜了,湖面上漆黑安静,一侧昏黄的灯光下,回家的人刚刚把车停好。
我想到《我爱我家》里的一句歌词:“你是我迷路时远处的那盏灯,你是我靠近你是开着的一扇门。”
5│清真寺掠影
穿过青年湖,回民街就在一旁。
似乎每个城市都有这么条回民街,由若干街区组成。每逢过年,便聚满了到此买羊肉的人。商贩把羊挂在门前街旁,现场表演剥皮手艺,活着的羊被捆了蹄子,抖作一团瞪着眼看,整条街上哀声四起。路过的人看到这一场景,会恰好忘掉羊肉汤的香浓,羊肉串的焦嫩,紧闭双眼,捂住鼻子,飞跑而过。
转过这些屠宰现场,回民街的街巷安静得让人犯困。与菏泽其他的城中村不同,这里的民房多少还保留着传统风貌,街道转弯处闪出的名不见经传的餐馆,多是老城人流连几十年的老店。
高中时,学校就在回民街一旁,占尽了吃饭的方便。我们几乎每周都要挑一天早上来附近的羊汤馆改善一下生活。从旁边花五毛钱买一个烤出炉的脸一般大的烧饼,再从对街买几个金黄色的水煎包,比一比谁能加更多碗的汤并喝光。今天学校已经改头换面,据说未来这一片都会被更新掉,希望学生们还能喝到正宗的白汤吧。
回民街的中心,清真寺坐落在方城西端,背靠西护城河。寺前正对的道碑街作为方城中部的轴线贯穿东西。拍摄的时候,寺门前贴着禁止旅游的告示,我问一位忙碌的阿匍能否航拍,他指指寺前空地说,正中间,宽敞!转而脱了鞋子到寺内去了。
夕阳下的清真寺半明半暗,门前两家回民点心店里,大量顾客慕名而来。我们第二次来拍摄时,朋友当街吃了一个蛋糕,抹着嘴回家了。
在这奶香四溢的黄昏街道上,每个人和动物都懒洋洋的。就像这哥们,很明显它趴对了位置。
然而这种宁静可能只是暂时的。和其他几处棚改的区域一样,老城也面临着改造。飞机掠过清真寺上空,护城河两侧肌理对比鲜明,西侧已准备从头再来。
我们离开时,夕阳刚好停在寺院穹顶的月半弯。
6│东方红里挤个大年
如果回家过年没有感到年味儿,那你肯定没有去家乡最老最拥挤的小商品大街。在菏泽,就是回民街一侧的东方红大街。
自我记事起,大街上就没有断过人,小时候堵自行车三轮车,现在堵汽车。过年不来东方红大街挤一圈,简直不算回了老家。
但这里的年味儿并不仅仅在于拥挤的人群。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什么。就像这些面对琳琅满目的糖葫芦的孩子,心心念念的东西就在面前,总会让人幸福的像花一样。
也有人还在忙活着。这四兄弟在路口站了好久,发传单赠合影。看到我的镜头时,其中两位赶紧转过身来摆了个pose。我想他们的表情一定是充实又开心的。
年前的大街上少不了论斤卖的流动书摊。小时候爷爷为了让我多识字,在类似的书车上买了本水浒给我,回家翻了翻发现是个错误的决定,扉页上赫然写着,作者,施耐魔。
护城河与大街十字相交,水面雾气腾起,喧嚣背后是无人的清冷。我们沿着河堤离开,路过一片片在建的住区。年底收工了,只有封顶的住宅楼矗立着,仿佛另一个世界。
老城会被它们包围,甚至替代吗?
7│消失的影像
这些照片从元旦回家时开始拍摄,主要是航拍,本打算在春节前完成。但如开头所述,鸟瞰的角度无疑令人迷惑,我决定春节回家再拍几组。
但随着拍摄的进行,迷惑的感觉越发明显。
这种迷惑源于慢行的遗忘,站在曾经熟悉的街口河边,我已经失去了对家乡的辨识。
而城市建设并不总给人刻意铭记的时间,就像本打算春节拍摄的中华影院,已经没了踪迹,尽管我早就知道它将被拆除,但仍未来及。影院所在地已被围成工地,周边民房一片废墟,立着几个门楼,远处电视台的信号塔,在这片前景下显得更加高耸。
在大型商场开设电影院之前,人们想要看场大片,只能去这里。我记得10岁那年在中华影院看泰坦尼克号,整部电影里我妈该是拿手挡了两次我的眼,一次是杰克画裸体,一次是俩人在老爷车里的镜头——还要说着,少儿不宜少儿不宜啊!在这尴尬又兴奋的几分钟里,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从父母的指缝中窥到了人生第一次香艳的激情画面。整个影院黑灯瞎火,迷之沉默。
就这样,每次回家都仿佛一场怀旧之旅,而最终又抓住了什么?只是些影像而已。家乡的模样正在以年月日为单位,从我脑海里流失。
一位老人在废墟里拄着棍儿走走停停,他是不是在分辨眼前的断壁出自于哪位旧邻?就像我在努力寻找过去熟悉的蛛丝马迹。
8│入夜
元旦假期结束的前夜,我在家门前放飞无人机,夜幕下的家乡,谈不上车水马路,显得安静祥和。匆匆回家的车流和远处的灯火,仿佛在说,每个人都正努力的活在当下。
这时我不得不承认,对于即将或正在消失的东西,有抑制不住的眷恋感,有时难免陷入怀旧。站在家门前的十字路口,即将到来的一年正在向过去告别。
然而怀旧是溢美和偏执的。我们总是回忆儿时的家乡,觉得那个年代的东西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的,那时候的水比现在甜,饭菜比现在香。是不是真的这样?
我们怀念99、88,甚至更早,其实都只是留恋那个年代不用承担压力与责任的自己。让我们怅然若失的现在,将是这一代孩子们所珍视的过去。
菏泽的表情不会定格在这些影像中,即是我们老了,城市仍很年轻。她还有很多的表情转瞬即逝,我们来不及去琢磨。
就像家门前这些奔驰在高架桥上的车辆,我们终究会沿着各自的人生轨迹走向远方。
但曾经一路同行,我感到很幸运。
.02.09
—————————记在谢幕之前—————————
城瘾
鬼话章鱼啊,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zn/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