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奸杀,被烧焦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幸运,

作者:伊姐,来源

:伊姐看电影(ID:movi)。感谢作者授权说叨发布!

三块广告牌其实是妈妈们最回避的那类电影。

女主角米尔德雷德的女儿死了,被奸杀,且被烧焦。

始终找不到凶手,她不能接受,买下三块广告牌,写上——

“强奸致死”、“无人被捕”、“为什么,警长?”

这就是故事的开始。

1

在电影里,她无所畏惧,怼天怼地。

警长威洛比前来劝慰,告知自己已经癌症晚期,她说,那你赶紧去破案啊,在干嘛呢。

警察狄克森说你就是疯子,她告诉他“你最好别惹我孩子,回去找你妈”。

第90届奥斯卡最佳男配最佳女主的精彩飙戏

冲撞前来劝慰的神父。

牙医对她不满,试图作怪,她直接用牙钻钻穿对方指甲,折磨得对方痛不欲生。

儿子在学校因为“三块广告牌”被攻击,她毫不留情,一一踢其下体。

近乎自杀式的攻击,想毁灭世界的愤怒,遇佛杀佛的偏执。

而底色,终究都是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绝望。

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幸运,才能过平凡一生?

2

米尔德雷德是蓝领阶层,生存压力和受教育所限,她说话粗俗,并不以为然。

叛逆女儿说要去城里,妈妈不同意用车,她愤怒决定步行前往,并自我诅咒“希望自己在路上被奸杀”,米尔德雷德咬牙切齿,

“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强奸”。

一语成谶。

事情发生后,丈夫查理选择逃避,找了比女儿更年轻的女友,火速离婚。

儿子劝说米尔德雷德放下执念,因为

“三块广告牌只是不断提醒我,我妹妹多惨,我承受不了。”

警察局长威洛比,在癌症晚期面前选择了自杀,让自己走得体面。

但这一举动,让小镇居民对米尔德雷德的愤怒到达极致,三块广告牌,很快被烧掉。

从来不言败的她,不顾儿子的劝阻“火太大了,没用了妈妈”,却在奔向大火的过程,虚弱跪下,面对了自己的撕裂和脆弱。

这把火,让她走到了偏执的极端。

她一把火烧掉了警察局,酿成惨案。

3

警察局长威洛比是坏人吗?

不,他善良、乐观、对工作尽心尽责,他一心想破案,到最后,甚至带着这份遗憾去死。

而遗憾何止这些?

老婆没爱够,孩子们还小。

他安排了自己的死。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跟孩子露营,跟妻子做爱,喂好了马。

死之前,他想到妻子夸他的话,来自王尔德,他一边笑着,一边扣动指向太阳穴的扳机。

袋子上写着:不要打开袋子,直接报警

4

疯狂DISS米尔德雷德的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超级妈宝狄克森。

40多岁跟妈妈生活在一起,未婚,无子,在警察局打发日子。

善良,却狭隘,处事不当。

从三款广告牌出现,他就痛恨女主,以及把广告牌租给女主的商人罗比。

这种恨意,在他崇拜的威洛比死之后达到了顶峰,他以足够的英雄气概,将罗比从楼上摔下,重残入院。

但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新任的局长,毫不客气地开除了他。那些跟他一起混日子的哥们,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他坚持的都在动摇,他的信念和人生都摇摇欲坠。

正在这时,他读到了威洛比留下的遗书,遗书在他人生最迷茫的时候告诉他——

“你身上的善良,会让你成为好警察。”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火光四起,只不过,听着耳机里巨大音乐声的他,毫无觉察。

他永远想不到,为这一刻,他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谁能知道,究竟是哪一天,哪一件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5

《三块广告牌》与一般意义复仇类电影不同的是,每一位主角都足够有血有肉,有自己的诉求,也有自己的冷漠——

她可能是被害者,但换一个角度,她又在害人。

电影里充满了互相伤害,大家活在某种无法沟通的巴别塔中,因为际遇捉弄,徒劳挣扎。

《三块广告牌》是不是彻底压抑绝望,充满负能量呢?不,它有自己的温柔。

当狄克森被烧得面目全非入院的时候,他遇到了之前被自己揍成重残的罗比。罗比根本认不出他,热情问好,甚至问他喝什么。

狄克森怀着复杂感情开口了,罗比万分震惊,咆哮,失控。

然后,罗比努力平静,颤颤巍巍拄着拐杖,做了一件让观众震惊的事——继续给狄克森倒一杯橙汁。

最大的仇恨里,也包含着慈悲。

《三块广告牌》是不是彻底冲突暴力,充满对抗呢?不,它有自己的喜感。

前夫找到女主,让她撤下广告牌,告知:

“你这样做,孩子也不会回来。”

女主面无表情地回应:

“你睡跟你女儿一样大的女孩,孩子也不会回来。”

前夫被深深刺痛,狠狠扼住她的喉咙,儿子鸡飞狗跳地劝架,这个时候——

前夫新女友进来了:“啊我就是想上个厕所,大家是不是正在忙……我可能不需要了……哦不,还是需要吧……以及,你DISS我是动物饲养员这件事,我要解释……”

所有人都尴尬地停在那。

前夫为自己的新女友浅薄而愚蠢尴尬,女主为前夫的尴尬而尴尬。

最刻骨的痛苦里,也包含着搞笑。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复杂之处,不断翻转,去标签化,反套路,但无比真实——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深渊。

在高潮部分,所有人以为要接近一个政治正确的结尾的时候,导演给出了人生刻骨铭心的真相:

即便以爱为名,也可能有错;

即便万分不公,那也只能接受万分不公。

是的,《三块广告牌》非常政治不正确

它想告诉你的是——

并不是每个问题都会被解决;

并不是每一个迷茫都有答案;

并不是每一个处境都有出口。

6

《三块广告牌》改编自真人真事。

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维多市,34岁的女子KathyPag被人发现死在自己车里。法医证实,她在死前遭受了殴打、勒颈和强奸。

被害者KathyPag

由于警方的低效,两年过去,案子毫无进展。死者的父亲JamsFulton开始在各类街边广告牌上投放自己的愤怒。

“警察搞砸了案子、正义的审判迟迟未至、你没准也会碰上这种事!”

20多年前,还是作家的马丁?麦克唐纳,在坐巴士经过得州时,看到了这些广告牌。

他去了解后发现,这位父亲一生无法释怀——

除了刊登广告怼警察,每到女儿生日,会在报纸上刊登生日祝福,祝福自己女儿。

人生,真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运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7

我们在现实里,见过的米尔德雷德还少吗?

江歌案件,我始终忘不了江歌妈妈在视频里哭喊,“十刀啊!那得多疼啊!刺在我身上该多好啊!老天爷爷!”

她发了微博——

“我是年11月3日就死了的死人。”

一年多时间的奔走相告,奋力声讨,只为判杀人凶手死刑,还女儿一个公道。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陈世峰只判20年,人间不值得。

庭审现场公布了江歌案发后的惨状,12刀血光四溅的惨状,赤裸裸摆在一个“命跟着女儿去了”的母亲面前。

她在法庭上数次干呕、抽泣,甚至一度昏厥。

这样的余生,如何度过?

年6月22日凌晨4点55分,杭州保姆莫焕晶用打火机点燃客厅书本,引燃沙发窗帘等易燃物品,火势蔓延,朱小贞和屋里三个熟睡的孩子,深陷火海,求助无门,一氧化碳中毒致死。

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葬送于一个赌徒之手。

惨剧发生后,林爸爸一直在“发声”,从未放弃过为妻儿呼唤正义,与邪恶死磕。

他说:“那天之后,我便身处炼狱之中。”

受害者家属林生斌微博截图

“你不明白,我的心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沉浸悲伤,拒绝心理治疗。

理由是:不想放,不能忘。

“我知道这样让我痛不欲生,可我不想。

心理治疗最终是让我放下他们吧,我不愿意”。

也曾有过挺不住的“轻生”念头。

去庙宇祷告,归途中,恍惚间跌进了瀑布下边的河流。

至今朱舅舅不敢问,到底是真的失足,还是轻生。

这是真实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万万他不曾想到的人生。

8

这都是新闻里的事儿,说一个我身边的,真实的事。

我一个很好的闺蜜,33岁前人生顺风顺水,突然四岁孩子被诊断尿毒症,几次透析都下了病危,姥姥无法接受,得了严重心脏病。

最近一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zn/57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