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治疗牙疼的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莎士比亚曾说,“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忍受牙疼。”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即使是医疗技术发达的现在

也有不少小伙伴对此有着深深的心理阴影↓↓↓

那在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对付牙疼的呢?

其实,古人对待牙的爱可比现代人深沉。

为了一口好牙,甚至连命都肯豁出去的惹!

在中国,汉代时候出现了用药物补龋齿的技术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

以雄黄、葶苈,上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就是把雄黄、葶苈两种药研成粉末,再用猪油拌好,然后用槐树枝蘸上药放火上烤,再点到牙洞里。

通过现代科技,我们知道,雄黄有杀菌的功能,雄黄加热后还可以变成砒霜……砒霜……砒霜……

然后到了晋代,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个因拔牙而死的人——

温峤

.

这位东晋名臣外加晋明帝司马绍的好基友,得胜班师回朝途中,招惹了点“神神鬼鬼”,牙疼得没法忍受,于是他找了个医生,把隐隐作痛的牙给拔了。

不曾想,那医生是个野路子,不管消毒、不给止血,也不开消炎药,结果温峤牙创面感染,进而诱发中风,G了。

文献《温峤传》中记载:

温先其齿疾病,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末旬而卒,时年四十二……

话说这位大哥也真倒霉,他要是找个古希腊的大夫,至少不会变成这个结果。

古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论疾病》中强调:“在牙痛的病例中,如果牙齿有蛀虫且松动,则需拔除。如果没有,但仍然疼痛,则需要用烧灼治疗。”他认为拔牙手术充满了危险。考古资料也佐证了他的话,在阿波罗神庙中发现的拔牙钳是铅制的,比较软,无法用来拔除坚固的牙根,只能对付松动的牙齿。

古代的阿拉伯医学广泛吸收了希腊、印度、中国、波斯等文明的医学知识,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在他们的文化中,有一本叫医学和外科学的百科全书《方法论》,里面描绘了上百种外科器械(当然也包括拔牙的器械,比如拔牙钳子、残根钳子)。即便如此,阿拉伯人仍然建议对拔牙要慎重:“牙齿是非常高贵的器官,一旦牙齿没有了,将无法用任何完美的方式补充之。”

在中世纪的欧洲,理发匠是兼任外科医生、牙科医生的,他们还可以在人生病的时候执行放血疗法。15世纪末,德国医生约翰·施蓝科发明了鹈鹕钳;16世纪初,法国医生布洛斯·帕累使用一套三组的工具用于拔牙:一个根尖器用以分离牙龈,一个梃子用来弄送牙齿;一个钳子用来夹除牙齿;18世纪,拔牙工具有了专门的名字“dentalkey”,巴黎医生发明了一种旋转拔牙器,可以贴在牙齿上通过旋转把牙给拔下来,但是容易造成牙齿折断,留下残根。

看看这些冰冷的工具,您的牙根酸不?然而,如果真的还原到当时的场景:没有麻醉剂、没有止血药、工具简陋……拔牙真是非常痛苦、危险而又血淋淋的事情呢。

好在,我们生活在今天的现代化社会,无论是医学还是科学,都在飞速地发展。今天的口腔疾病已经不是多么难以治疗的问题了,但我们依然要了解,口腔健康保护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前面提到的古代阿拉伯牙医说的那样:“牙齿是非常高贵的器官,一旦牙齿没有了,将无法用任何完美的方式补充之。”

所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吧,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或是尽快治疗已经形成的口腔疾病,爱自己就从现在开始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zn/49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