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历7苦难时候难得的乐趣
我的经历(7)——苦难时候难得的乐趣
我出生在年,又出生在一个所谓的地主家庭,60、70年代没有好日子过,我在苦难与艰辛中成长。但是老天爷护佑与恩赐,在苦难时期,给了我珍贵的、极其难得的乐趣,这对于我的成长,对我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哪一些乐趣呢?
一、种小菜园
1,在我家东边与友一叔家之间有一块空场我们就开辟了一个小菜园,在里面种了朝阳花、扁豆。最有意思的是载野瓜棵:秋天人们吃了小瓜、甜瓜,有时在地里大便,第二年春天就生出瓜苗,我们就用铲子连土带根一起铲在篮子里,弄到小菜园载上,有时候抬点水浇浇,有时就尿泡尿浇浇,成活的不多,就不断地再到地里挖。种的朝阳花、扁豆多少还有点收获。(友一叔现在军官退休,比我大一岁,辈份大,至今我和友一叔也常联系,有时见面还说起儿时小菜园的事。)
2,年我家盖新屋后,在原老东屋的地方,我就开了一个小菜园,里面种了朝阳花、扁豆、丝瓜、西红柿、大蒜等等,我还想着当时做了个小规划,划分了地段,各地段分别种植。地少又想多种点什么,就密植,密植后就影响了作物生长。浇水是个难题,那时父母还不让我担水,就到湾里提点水,大多时候是父母亲给担水浇我的小菜园。小菜园有点收获,但收获不大,收获最多的是扁豆,它爬弯、根深,秋后结了不少扁豆。文艺宣传小队的队员跟我要过大蒜,说是用蒜皮可以当笛子膜,也知不道行不行。
两个小菜园,一个是在10岁左右种植的,一个是在14岁左右种植的,前后两个阶段给了我很大的乐趣。
二、养小兔、养蚕
1,养小兔。我小时候,很爱小兔子,很愿意养兔子,母亲和我在院子里为兔子盖了小屋,兔子在小屋的地下掏了洞,用于产小兔子。我们喂了长毛白兔和短毛灰兔,还有长毛兔和短毛兔的杂交兔。放学后,我就给兔子打菜,秋后到树下搂一些树叶,准备一些干红萝卜秸、白菜帮,以备冬天喂兔子。
2,养蚕。那时候大队的圆上有桑树,沟旁有蓖麻子,我和母亲就用桑叶和蓖麻子叶养过两种蚕,蚕长大后吃叶子很快,快到做茧的时候浑身变白,把快要做茧的蚕放在草上它就吐丝成茧。
养兔子、养蚕没有感到辛苦,感到给我带来了快乐,还多少有点收入。
三、看戏、看电影、听说书
1,看戏。那时我村有戏曲爱好者,大队里把他们组织起来,给他们记工分,让他们演戏。演的有吕剧,有京剧《红灯记》等。那时还不通电,演戏时用气灯。我家的屋后是一个大道,大道的北边有一个大南屋,大南屋是大队部,大南屋南有一个空场,这个空场与大道就形成了我村的一个活动场所,演戏就在此演。
2,看电影。那个时候,隔一段时间村里就要在场院里放一场电影,有《朝阳沟》、《地道战》、《地雷战》等电影,放电影前还要放新闻片。有时没有新片就重复放。在本村放电影我基本都去看,有时还要到邻村去看电影。
3,听说书。隔一段时间村里会来说书的,据说是阳信县过来的,一说就几个晚上。说的大多是一些战斗故事,记得说过《燕子李三》。说书也在我家的屋后的活动场所。
演戏、放电影、说书给我带了乐趣,避免了寂寞。也给父老乡亲们带来了乐趣,每次看的人都不少。
演戏、放电影、说书,这是那时候大队里为人们干的一点正事。
四、到湾里洗澡、冰上滑冰、湾边扣泥鳅
1,游泳。我村南边有一个大湾,每到夏天就存有很多水,我们就到万里洗澡,有时有人抱着我一块游,有时单独游。洗洗干净,也凉快,还是一种乐趣。
2,滑冰。冬天,湾里结了冰,就到湾里滑冰。有人脚踏竹板,用木杆撑着滑行。我就坐在一个小木头凳子上滑行,虽然有点怕摔着,但还是有许多乐趣。
3,扣泥鳅。春天,湾里的水少了,在湾边的泥里有泥鳅,就扣泥鳅,扣着泥鳅就用一个瓶子养起来。
五,河沟里逮鱼、串蛤蟆
1,逮鱼。我村南有一条河,河里有鲶鱼、噶牙,他们一般在洞里,我们就淘洞逮鱼。
有时水少时,就垒小坝把水截段分开,用盆把水泼干逮鱼,有时用手摸鱼。
逮多少鱼无关紧要,关键是好玩。
2,串蛤蟆。至今难忘的是串蛤蟆(青蛙),下雨后,沟里的蛤蟆很多,我们就在竹竿上捆上钢针,静悄悄的穿蛤蟆,串到蛤蟆就把后退用手拧下来烧着吃,把蛤膜身子与头扔掉。过去感到好玩,今天感到挺残忍的。
六、扑麻楞(蜻蜓)、逮蚂蚱、打鸟
1,扑麻楞(蜻蜓)。一提到麻楞,就仿佛回到了童年;而一想起童年,麻楞就会在眼前“飞舞”。雨后麻楞很多,记得有绿麻楞、黄麻楞等不同颜色的,有种“青头愣”的,像现在直升飞机一个模样,个头较大,不易捕捉。黄麻楞最多,用大扫帚扑,不一会人儿就扑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把活着的麻楞的尾部用细线拴住,放飞玩,或者把活着的麻楞掐了翅膀喂鸡,当然扑死的麻楞就直接喂鸡了。
2,逮蚂蚱。那时候有不少蚂蚱,我们就用手扑,把蚂蚱用盐淹淹蒸蒸吃。
3,逮鸟。
在大园的树林里埋上夹子,锁上虫子,等鸟飞来从树上落到地上找食吃,等待鸟吃夹子上的食,一吃食就夹着鸟,这种守株待兔的办法很难逮着鸟,有时候趁鸟(慢慢的向有夹子的地方赶鸟),但是赶着赶着就飞了。有时候放下夹子,不管它,就回家或者去打草、打菜,隔好长时间再会来,会惊喜得发现夹子上有鸟,兵法上的“欲擒故纵”计谋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有时还用弹弓打鸟,打着鸟的时候也不多。用弹弓打着玩,也是很好玩的,只不过得躲开人,打在人的脸上会很痛。
有时用簸箩扣麻雀,把簸箩用棍撑起来,绳子绑在棍上,我们拿着绳子另一端隐蔽起来,在簸箩下面撒一些草种子,等麻雀落地进入簸箩下面,一拉绳子有时会盖住几个麻雀。
逮鸟很有乐趣,逮着鸟就烧烧吃,很香,很解馋。
七、逮消息牛(蝉的幼虫)、粘消息(蝉)
1,逮消息牛(蝉的幼虫)。在夏天,树下就钻出消息牛,我们就去逮,有时候在地面逮,有时候在树的下方逮,一个傍晚或晚上能逮十几个。
2,粘消息(蝉)。大多数消息牛(蝉的幼虫)都变成了消息(蝉),它们爬在树上叫,我们就把小麦狠劲嚼,嚼成粘胶,把粘胶粘在杆子上,举起杆子粘消息(蝉)。
逮消息牛、粘消息都很有意思。消息牛、消息都是美味,蒸蒸吃很有营养。
八,打扑克、下军棋、下四邻(四井)、走五福
1,制扑克、打扑克。没有钱买扑克,就把报纸、烟卷盒用粘粥粘成较厚的纸,剪成长方形,用笔写上数字,就制成了扑克,就和伙伴们打。
2,下军棋。记得买过军棋,也用木头或竹子制过军棋,也是和伙伴们下军棋。
我奶奶就给我制过扑克、制过军棋。
3,下四邻。在地上画上四横四竖,就成了四邻,用小砖块、小土块,在四邻上下井字,谁占的井子多谁就胜利。
4,走五福。也是在地上画上五横五竖,用小砖块、小土块,在五福上占位置,谁在五福上剩余的小砖块、小土块多,谁就胜利。
下军棋、打扑克、走四邻、走五福很好玩。我儿时下军棋、打扑克、走四邻、走五福的伙伴们都很健康的活着,我回老家见到他们就说说过去下军棋、打扑克、走四邻、走五福的事。
九,插小马、小车,捏小马、小猪,叠宝(纸包)、摔宝、溜砵(扔铁饼)、捉迷藏
1,用挺杆(高粱秸的上部分)截成一段段的,插小马、插小车。母亲给我插过小马、小车。
2,用红泥捏小马、捏小猪。母亲也给我捏过小马、小猪。
3,用报纸、包装纸叠宝,就和小朋友们摔宝,谁把别人的宝打翻了就赢了这个宝。
4,溜砵(扔铁饼)。孩童时代玩的那个“铁饼”,是直径有6、7厘米的铁圆饼。扔铁饼是两个人就能玩的游戏,多人也可以,各方将铁饼扔出,谁能扔进小坑里谁就获胜或谁的铁饼跟着小坑近谁获胜。
5,捉迷藏。这个游戏多在晚上,有2个玩伴就可以,要是3人及以上玩会更热闹些。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分为捉和藏两方,捉方先蒙上眼,待藏方藏好后就去捉,捉着就胜利,捉不着就失败。
十,过年放爆仗、门口烧火,过十五打灯笼
1,过年放爆仗。过年就盼着父亲给买爆仗,因为缺钱,父亲全买小包的也就是十三头左右的,也买不多,也就是买5挂左右。有时去姥娘(姥姥)家拜年,舅会给几挂爆仗,很是高兴。三十晚上放两卦,初一早上吃饺子前放一挂,初二上坟还得放一挂,剩下一挂就拆散了放着玩,有时去捡臭了的爆仗(没响的爆仗),把它一掰两半,火药方对着火药方,用洋火点着秫秸杆,再用秫秸杆点燃掰开的爆仗放弧玩。三十晚上人们放的最多,特别是有条件的户,一放就是好多挂。自己家的爆仗放完后就去看人家放爆仗。
2,过年的三十晚上,在家门口放上一捆棒子秸,点上燃烧。其意思是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挺好玩。
3,过十五打灯笼。那时候的灯笼使用的是苇子辟子或竹辟子插的框,用薄油纸糊在框上,在一个小托盘上放蜡烛或放个洋油灯,用杆子挑着玩。
有时会有开玩笑的叔叔,说是灯笼地下有个虫子,伙伴们如果歪起来看就把灯笼燃着了,以后有了教训再上当了。
在十五晚上,我们要到道路的十字路口,放下灯笼,在地上滚三个滚,再抓一把土,打着灯笼回家看看有没有粮食粒,有粮食粒说明当年丰收,到家以后大人看了都说有粮食粒,人们挨饿怕了,就用这个办法祝愿风调雨顺,多打粮食,吃饱饭。
有时在白菜旮瘩上挖个小坑,放上蜡烛墩,点燃着玩。
以上这一些活动(还有一些有乐趣的小活动)在哪个极端贫穷苦难的日子里,就像一团火照亮了心田,驱散了一些阴影;就像黑暗中的灯塔,让人们看见了希望。
希望真的得以实现:改革开放结束了人们与我的苦难,人们富裕了起来,传统文化大多得到了保留,并有了创新,现在是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百花齐放,人们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应感恩这个好时代。
一民生态.12.31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xg/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