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二十多年前郝穴镇最繁华的商业街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951583.html

郝穴九十年代初期,西湖路大桥口至仙鹤桥路段是最繁华的商业街,而现在商业路段仙鹤桥下至自零厂开发区则是以卖杂货的门面为主。当年还没有专卖店,卖服装的个体门店也比较少,城区商业主要以国有商业企业的下属商场为主,郝穴最大的国有商业企业百货纺织品公司是县商业局的二级单位,有职工二百多人,拥有国营中心商场、桥西商场、百纺商场、西湖商场和百货大楼五个商场,是郝穴商业的大哥大。同属县商业局的郝穴饮食服务公司修建了当年郝穴最大的商场商业大楼,该大楼规划建五层,也许由于资金不丰厚只建了两层就开业了,后来饮食公司还开发了商业城和投资了樱之花大酒店。位于西湖路中心地段的郝穴商场,是县供销社下属的郝穴生活资料公司(原日杂站)在八十年代末投资兴建的综合性商场,与饮食公司的商业大楼和百纺公司的百货大楼对街而立。在国营中心商场的斜对面还有一家县供销社下属的郝穴生产资料公司(原生资站)投资的供销商场,供销商场的对面是镇属集体商业工艺美术服务部兴建的工艺商店,工艺商店还曾经是郝穴第一家晚上营业的商场。工艺商店的相邻是郝穴五交化公司的下属的西湖家电商场,也是郝穴唯一专门卖家电的国营卖场。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郝穴的国有商业企业和供销企业是大家找后门、托关系往里钻的热门单位,就好像现在很多人都想进事业机关单位找铁饭碗一样。

当年郝穴的美女大多数都在百纺公司,现在卖东西是老板看顾客的脸色,过去可是顾客看营业员的脸色。九十年代中期郝穴的几大商业企业百纺公司、饮食公司、五交化公司、副食品公司、生活资料公司、医药公司、土产公司先后纷纷破产,与此同时郝穴的个体经营户也越来越多。(随风而逝)

记忆深处的老郝穴红卫饭店:当年镇上唯一的国营饭店

今天早上我骑着自行车经过永济路与西湖路口,这不是原来红卫饭店的旧址吗?突发奇想写点故事给大家。在西湖路与永济路的交汇处,老鹤穴人都知道,"红卫饭店"当年镇上唯一的国营饭店。在我心目中一直记忆着当年的故事,红卫饭店里的面真的好吃,面汤味美极了。只要上街心里就想到了红卫饭店的"平面"。那时侯手里的钱很紧,能在红卫饭店吃一碗平面都是奢望。饭店门口有刷戈牙子的,买一个一毛两分钱,把它撕成小块泡在吃剩的面汤里,把汤底也蘸的干干净净,吃的小腹发涨,那时侯是感到好美满的事情。有一回,正巧碰到本村邻居因赌色子赢了钱,在饭店里潇洒,喊我过去一起吃,坐上好生拘谨,滿满一桌大菜,让我垂涎欲滴:花糕用鸡蛋滴上红纸水涂在糕面,好看又诱欲;牛肉酱片过年都没吃过,梳子肉肥而不腻,让我欣喜的团鱼火锅,美味的壳边又肥又糯!当时我真相外露狼吞虎咽彻彻底底地腐败了一回。长这么大笫一次在这公家大饭店吃的大餐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那时候的国营饭店好生气派,那时候的小镇天是蓝的,西湖水是清的,进出红卫饭店的人是高贵的。红卫饭店的正大门上方白底黑字,上端写的"国营″,下方写的"红卫饭店",大门两旁还印有毛主席语录。那时候郝穴还是江陵县下面的小镇,上面来了公家人都进红卫饭店,他们才是当年最阔气的食客,从吉普车上下来,把门摔的哐当响;他们挺着肚子,大摇大摆走进饭店,饭店有最好的艺厨,不一会,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就给端上来了。那时侯的大堂一溜地摆着十多张八仙桌,桌是方的,腿是粗的,一条板凳坐两人。桌上铺的塑胶布,花花绿绿,光亮油腻。那时候也有雅座,只是没现在的讲究,门口放几块屏风而己。如到食客,也没人或小姐迎宾,食客自己到柜台前买食票,拿着食票在厨房窗口排队领取。内面的厨子做好食物后放到窗台口,"谁的"?厨子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在国营饭店做厨子是很"牛逼"的职业,大多数厨子养的的腰圆肥面,脸上有红有白,让人好生羡慕。红卫饭店对面是"长虹旅社",也是镇上唯一的国营旅社,卖狗皮膏药的,卖武艺教场的,专治性病打胎的,看相算八字的,医杂症镶牙的,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它们从风光到衰退及消失,老鹤穴人想必有更多好玩的记忆与故事吧?(江边人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xg/6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