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镇环球幼儿园小二班项目化学习案例牙齿
牙齿,保卫战
小二班项目化学习案例
项目简述
我们本学期的第二大主题是《甜蜜蜜》,在本主题中幼儿尝试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各种各样的甜食,这样的探究可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向同伴学习。同时,幼儿可在对甜食的探究活动中,了解到多吃甜食对身体的影响,由于班上的孩子全部都是今年刚入园的阶段,所以在开学初这段时间班级有好多孩子午睡前都有喝奶的习惯,甚至有个别孩子睡着了还要含着奶瓶睡觉。有段时间我们班果果小朋友经常说:“老师,我牙齿痛。”果果为什么会牙疼呢?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小班项目活动《牙齿保卫战》的开展,就是一次基于幼儿日常问题,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帮助幼儿通过探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化学习之旅。
学习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通过项目活动的参与学习,培养喜欢刷牙的情感,养成爱刷牙的习惯,做个讲卫生的孩子。
(二)认知与能力:
1.通过项目活动的学习,认识牙齿的基本结构以及牙齿的名字。
2.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刷牙动作及流程。
2.在活动中能明白保卫牙齿的基本方法,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吃对牙齿有益的食物等。
(三)表达表现:
1.用做做、捏捏以及低结构材料制作牙齿造型,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牙齿的结构。
2.愿意用表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
3.愿意参加手指游戏,从而掌握刷牙的基本流程。
项目准备
项目(一)认识牙齿: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牙齿模型、彩泥、干玉米粒、彩纸、与保健医生提前联系。
项目(二)保护牙齿:刷牙经验调查表、联系社区牙医来园讲解保护牙齿相关知识。
项目(三)护牙行动:饭后漱口打卡板、21天刷牙打卡家庭表、宣传表演彩排。
项目流程
项目实施
项目一:《认识牙齿》
(一)讨论活动:果果为什么会牙疼?
当我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纷纷在讨论着。贝儿说:“因为果果都不刷牙,所以会牙疼。”吴仁琛说:“如果糖果吃多了,牙齿也会疼。”紫依说:“果果肯定吃了很多巧克力。”·贝儿说:“果果牙齿坏了,生病了”·····孩子们对于果果牙疼的讨论一直在持续着。(二)小记者行动《为什么会牙疼》
孩子们对于牙疼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对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牙疼,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为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我们鼓励孩子请教幼儿园的“权威人士”保健老师,于是一场“人生中的第一次采访行动”开始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采访效率,我们帮助他们梳理了3个基本的采访内容:1.果果为什么牙疼?六六的牙齿为什么是黑色的?我们可以吃巧克力和棒棒糖吗?用什么办法让果果的牙齿不疼?
通过采访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牙齿痛跟平时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如:喜欢吃糖,不刷牙等)
(三)绘本阅读《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近期关于牙齿的讨论,孩子们一直在持续着,章老师在阅读区投放了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孩子们对这本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加深对蛀牙以及如何预防蛀牙的认识,我们决定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绘本阅读及讨论活动。在绘本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地建构着对故事的理解,并在富有个性的表达表现中丰富他们对蛀牙现象产生原因的认识。
第一步:欣赏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通过对封面的的初步观察,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猜想:
贝儿:老师牙齿上的这两个人一定是坏人。
师:这两个坏人在做什么?
琛:他们拿着铲子在铲牙齿。还有一个坏人在吃东西。
师:他吃的东西哪里来的?
果:是小朋友吃的东西。
对孩子们的猜想,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容阅读。为孩子们的猜想揭晓答案。
第二步:幼儿自主阅读,同伴互相讨论。
为孩子们揭晓长在牙齿上的蚜虫生活很舒适,我们每天都将好吃的东西自动送上门,但是他们还是不满足,还是努力干活,用铲子在我们的牙齿上铲出“大洞洞”当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一条牙齿大街,而这些行动就会造成“蛀牙”后,孩子们对蛀牙的认识再一次的提高。
第三步:阅读后,孩子们的表现表达
经过几天时间对绘本故事的阅读,孩子们已经对故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小班年龄式”的理解。于是,在一天饭后,我请孩子们谈谈关于蛀牙,你有什么问题吗?问题抛出,孩子们滔滔不绝,讨论在激烈的氛围中进行着。
老师的问题
孩子表达
蚜虫喜欢吃什么
1.喜欢吃巧克力。
2.喜欢吃糖果和薯片。
蚜虫为什么喜欢在牙齿上呢?
1.牙齿很臭。
2.我们每天吃东西,要用牙齿咬,他们就偷偷吃我们的东西。
牙齿怎么吃到可乐?
1.可乐流进去,他就用吸管吸。
2.蚜虫用铲子在牙齿上钻洞,可乐就从洞洞流进去了。
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赶走蚜虫呢?
1.不要吃糖果和巧克力。
2.我们用水把它冲走。
3.我们要刷牙,把蚜虫赶走。
(四)牙齿也有自己的名字经过前期对于果果牙疼的一系列的问题探讨,孩子们对自己的牙齿兴趣越来越浓厚,经常用手指着同伴的牙齿说:你这个牙齿黄了;你的这个牙齿黑黑的,你里面那颗牙齿好像有蛀虫。。。。。。“这个”“那个”成了孩子们表达牙齿最频繁出现的词语,他们不能准确地说出牙齿的“名字”,为了让孩子们具体形象地了解牙齿的结构,和牙齿的“名字”及“作用”我们及时为孩子们上了《牙齿也有自己的名字》,孩子们明白了牙齿有“切牙”“尖牙”“磨牙”以及他们各自的作用。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牙齿的认识。
(五)我来做做我的牙齿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更适合他们,在区角游戏时,孩子们利用区角材料(超轻粘土和生活材料玉米粒),自主动手来做一做《我的牙齿》。动手操作能使小班的孩子更直观地了解牙齿的结构。
项目二:《保护牙齿》
(一)刷牙经验调查为了让孩子们有了初步的保护牙齿的意识,我们进行第二项目《保护牙齿》的开展,这也是孩子们生活中亟需的的生活认知。项目开展前,我们对孩子在家的刷牙习惯进行了调查,经统计班级参与刷牙并且坚持每天刷牙的孩子有17位孩子,没有坚持刷牙的有3位,另外有10人对于刷牙较为随性,时而刷,时而不刷,没有坚持刷牙的习惯。
(二)歌表演《刷牙歌》孩子们的天性好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元地积累保护牙齿的方法,从有效的学习途径中热爱上刷牙,我们组织了歌表演《刷牙歌》的学习,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在欢快的节奏里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演绎着对爱牙护牙的认识。
小牙刷,真有趣,要和牙齿做游戏,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来右刷刷,刷得牙齿白花花。
(三)实践活动《我和牙医的亲密接触》
保护牙齿仅仅靠老师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得有更权威的人士的加入,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请社区的牙科医生走进教室,和孩子们进行一场亲密的接触。让孩子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如何正确刷牙,哪些食物对牙齿有益、有害等等,孩子们兴趣非常高,和牙科医生积极互动。课后我们让孩子们进行了回想,动手画出对牙齿有益、有害的食物。我不害怕牙医,排排队,看牙齿
(四)护牙小妙招
为了理清正确保护牙齿的方法,结合牙医上课的知识经验,孩子们在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共同梳理出保护牙齿的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不喝可乐、睡前不含奶嘴、多吃有益牙齿健康的食物等,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征制作成宣传单粘贴在主题墙上,让更多的同伴了解。
有益于牙齿的食物
有害于牙齿的食物
项目三:《护牙行动》
(一)饭后漱口我行动孩子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有关牙齿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牙的小妙招等,如何让这些学习经验转换成行动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和孩子们商量后,我们决定实行在幼儿园期间饭后漱口的行动。并且设置“饭后漱口打卡板”,让同伴互相监督、同伴榜样的力量,让孩子们自觉地参与行动。
饭后漱口打卡板
(二)刷牙打卡我坚持除此之外,我们还发动家长帮助幼儿在家进行21天护牙行动——坚持早晚刷牙。在家长的鼓励(将刷牙照片发送班级群)和引导下,孩子们大都可以遵守约定,完成每天的刷牙小任务。最大化地发挥活动教育的实际作用,促使家园双方紧密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孩子每天坚持刷牙打卡照片
护牙小卫士——21天刷牙打卡表
(三)小小宣传员结合我园每周国旗下主题表演,小二班的孩子们利用项目中的学习经验,和老师们一起编排了护牙宣传活动《小牙刷》,用表演的方式,对全园的孩子进行表演宣传,让保护牙齿,赶走蚜虫这一生活经验与其他伙伴进行分享。这次的行动为我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项目评价
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评价幼儿,怎样才能知道项目学习对孩子有何促进作用,使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对于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经验与实际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在每一个项目的探究任务中,幼儿的记录表、作品、打卡表等表达表现都体现出孩子对护牙行动研究的收获。因此,我们设计了相关评价指标,通过与幼儿做游戏,谈话等方式获取幼儿对相关知识经验的认识。项目实施建议
“牙齿保卫战”整个项目学习活动,我们都是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和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最大化地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在过程中有猜想、有讨论、有验证的表现,也有记录和分享的表达。这也是小班孩子们挑战自己、客服困难的学习过程。同时,孩子们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在“牙齿保卫战”项目化学习中,我们通过“果果为什么牙疼”的问题意识驱动孩子展开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来自孩子们实际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这样的学习保护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孩子们在探索中确立个性化的学习途径。本项目的探索,不仅让孩子们对牙齿的名字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白护牙的小妙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更让幼儿在共同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变挑战为学习机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xg/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