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干货如何保护孩子牙齿牙科专家分
大咖开讲
嘉宾:叶玉姗
(涛妈,中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主题:
如何保护孩子的牙齿?
(日常护理、牙病就诊)
年6月2日,晴,广州。
宝宝的牙齿如何保健?
怎么样刷牙才是对的?
牙线、电动牙刷,到底好不好?
如果出现了蛀牙的情况怎么处理?
传说中的“涂氟”“封闭”到底是什么?
……
儿童节前,带着这些问题,涛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关于“我们都是护牙小超人”的微课,记录如下。
叶医生,医院的口腔科正畸医生,负责三岁到成年的牙合畸形问题。其临床发现,牙合畸形有很大部分是遗传原因引起,很多也是儿童牙病导致咀嚼不足引起,龋齿(蛀牙/烂牙)是小孩口腔常见病,先处理龋齿,再处理其他症状。
结论:保护孩子牙齿,预防很重要!!!
为什么会烂牙?
龋齿四联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细菌1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
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
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
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
应对:
刷牙、刷牙、刷牙;
使用牙线、冲牙器等;
可以有效清除菌斑。
食物2甜食、碳酸饮料、粘性食物,容易患龋齿。
蔬菜类含粗纤维,对牙齿有自洁作用;
含糖低的,纤维含量高的水果也有类似作用。
宿主3母亲孕期的饮食对胎儿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孩子幼儿时期充足的钙摄入量,
对恒牙胚的形成和发育有积极影响。
孩子均衡的饮食和充足水分的摄入有利抵抗龋病。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例如,牙齿的窝沟,容易形成窝沟龋。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窝沟封闭,氟化物,护牙素的合理使用,有利增强牙齿的防龋能力。
另一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
涎液在正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作用:
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
抑菌作用--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
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盐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
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
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牙龋;另一方面,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时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时间4频繁进食,容易患龋齿。
总量相同的食物,
不规律地,没有间歇地,多次频繁进食,
口腔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会更容易患龋。
因此减少零食的摄入,或有策略地选择和进食零食,
是预防龋齿的好办法。
如何预防烂牙?牙齿的保护是一辈子的事情!
定期到口腔医疗机构检查一1定期检查。
和牙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不迟于两岁开始检查。
甚至更早。临床常见一岁多的孩子全口龋齿,甚至出现冠折断,所以有必要提早做好牙齿保健。
3选择信任及靠谱的医疗机构和牙医。
医疗关系和谐,有利孩子就诊。
4充分利用医疗机构的预约制度。
5提前15分钟到,让孩子熟悉环境。
做好就诊前准备,平和情绪。
6检查或治疗前不要空腹,也不要刚吃饱。
不要空腹:如需治疗,空腹不能打麻药;
不能吃太饱:容易引起呕吐。
7最好父母陪同,或关系良好的亲属陪同。
可以带平时依恋的玩具,有安全感,减轻焦虑。
就诊前阅读相关的绘本和动画片,
让孩子知道就诊的程序,减少因为无知造成的恐惧。
平时不能吓唬孩子。例如说,如果你不乖,我就带你去拔掉你的牙。或者说,如果你不好好刷牙,牙齿坏了,就要钻牙齿很痛的。不要给孩子制造白色恐怖。
8不能单靠学校体检或儿保。
以上口腔检查缺乏相应的材料和器械,
只靠肉眼,无法准确检查诊断。
适当减少进食频率,餐后漱口二1避免长时间、多次、高频率进食
口腔长期处于酸性环境(PH值低),
牙齿容易脱矿。
有策略地进食零食:
减少甜食,粘性食物和碳酸饮料。
选择低糖高纤维水果,坚果,牛奶等零食。
喜欢甜食的可选择木糖醇等代糖做的食物。
减少零食的次数:
延长餐与餐之间的间歇时间。
避免长时间含着食物不吞。
2戒夜奶
建议戒掉或少喝。
无法戒的,喝完要马上漱口;
第二天晨起的刷牙尤为重要。
3漱口的正确方式
鼓腮漱口:
使水流入嘴唇和牙齿之间的沟(前庭沟),
有效避免和减轻奶瓶龋。
茶水漱口:
茶是碱性的食物,提高口腔PH值;
茶叶含氟的浓度极高;
成人可以喝茶,孩子可以用茶水漱口。
正确刷牙三刷牙刷牙是清除牙菌斑的有效措施。
任何措施不能替代刷牙。
刷牙非常重要!
1牙膏选择
不含氟相对安全。
含氟牙膏有利于防龋。
使用哪种牙膏,取决于孩子是否吞牙膏。
不吞牙膏,
可少量用含氟牙膏。
三岁前,米粒大小;
三岁后,豌豆大小。
吞牙膏,
用可吞咽的,不含氟牙膏。
2正确刷牙方法
刷牙需要行为诱导;
从第一颗牙齿出现开始。
幼儿不能自主控制牙刷时,
建议家长帮忙刷牙。
孩子会自己刷牙,
家长要检查是否干净,及帮忙刷干净。
3牙刷的选择
大原则:软毛;大小合适。
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牙刷。
纱布,手指套,环形牙刷,长柄牙刷,
分年龄使用。
婴儿阶段:用纱布缠手指或用硅胶手指套。
从有第一个牙开始,家长开始帮忙刷牙。
环形牙刷,孩子可以自己拿着学刷牙。
避免牙刷塞进喉咙。
长柄牙刷,等孩子很好控制时就使用。
定期更换牙刷,
避免不卫生的牙刷适得其反。
避免弯曲的刷毛损伤牙龈。
4定期使用牙线和冲牙器(水牙线)
将牙齿与牙齿的邻接面、
牙间隙的堵塞食物和牙菌斑清除干净。
带柄牙线是预防邻面龋的重要有效手段,
廉价有效。强烈推荐。
冲牙器的选择主要时试试冲力,
冲力温和的好,不会冲痛牙龈。
5涂氟
美国儿科协会年最新用氟指南建议,
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就应该进行涂氟。
叶医生建议两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涂氟。
涂氟频率:
无龋齿者建议每6个月涂氟一次;
已经有龋齿者,或有高风险的患龋因素,如夜奶,每3个月涂氟一次,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6窝沟封闭
牙齿在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牙齿是由有几块组织联合组成,后牙的联合处在咬合面会形成窝沟,窝沟常有食物残渣,饮料和菌斑积聚,牙刷的刷毛触及不到,靠刷牙和牙线无法清洁。
窝沟封闭给牙齿穿了“保护衣”,避免了窝沟龋,但不等于不会发生龋齿,因为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其他面还是会出现龋坏。
目前,7岁左右就读公立学校医院免费做第一磨牙的窝沟封闭,这医院的一个惠民措施。但有些孩子第一磨牙萌得早,不注意口腔卫生,没等到学校通知,已经出现龋齿。因此家长应该留意,必要时自行带去口腔门诊自费做窝沟封闭。如果条件允许,乳磨牙和恒第二磨牙也应该做窝沟封闭。在发达国家,这已经是被普及推广。
7护牙素
护牙素是牛奶的提取物,
使用安全,可以由家长使用。
可防止牙齿脱矿和预防龋齿。
幼儿最好用不含氟的,
7岁以后才用含氟。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
不建议使用。
护牙素与涂氟不同,
涂氟需要由医生控制总量。
养成刷牙好习惯温和地坚持。
父母要做表率。
利用绘本和动画片立榜样。
用身边被牙疼折磨的人作反面教材,警示作用。
仔细观察孩子,找出孩子不愿意刷牙的原因。
但千万不能渲染到口腔科看牙的恐怖气氛,不要吓孩子,否则到孩子检查牙齿或就诊就很难让孩子配合。
得了烂牙怎么办?到口腔门诊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是不是龋齿,什么程度。治疗措施包括牙齿充填(补牙),根管治疗、预成冠、拔牙,间隙保持等等。
如果牙齿龋坏不深,没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充填即可。
如果牙痛的厉害,出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视具体情况,做根管治疗或拔牙。
完成根管治疗后,有些孩子充填牙齿即可,如果牙冠剩不多了,要做预成冠修复牙齿;
如果烂牙没有保留价值,就只能拔牙;拔牙后做间隙保持器。
每个孩子,每个患牙病情不同,具体情况,需到口腔门诊听取专业医生意见。
乳牙会换,为什么乳牙烂了要“补牙”?
1影响孩子的咀嚼、消化、身体发育。
2影响替牙和恒牙正常萌出。
3影响孩子颌面骨的发育,
导致颌面部错合畸形,
要正畸矫牙处理。
现在孩子牙齿正畸矫正增多,除了家长意识提高,还因为现在孩子们饮食变精细。吃软食多,如肉饼、鸡蛋、鱼肉等,这些有充分的营养成分,但如果长期只吃这类不用咀嚼的食物,不能有效刺激骨颌骨的生长发育,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牙弓周长变得不足,导致颌骨不能容纳现有牙齿的数量,牙齿变得很拥挤,尤其换牙之后,恒牙萌出,恒牙比乳牙大,颌骨发育不足,牙齿就变得很拥挤。
长期有龋齿而不治疗的孩子,缺乏有效咀嚼,同样会影响颌骨发育。
4影响孩子心理。
就诊前注意事项就诊前做好就诊诱导,
预先告知,提前铺垫。
充分利用动画片、绘本等教育孩子。
让孩子明白看牙是怎样一个过程。
避免家长的焦虑和害怕情绪传递给孩子。
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如果一岁多就出现全口烂牙,建议做全麻下完成治疗。
如果两岁半发现有浅龋,脱矿。可以先涂氟,等稍大一些再做治疗,诱导治疗会容易很多。
对于无法诱导治疗,家长又不愿意接受全麻的患儿,需要强制性治疗。
因此,重点在预防。如果预防工作做的好,孩子患龋病的机会减少,或患龋的年龄推后,患儿能诱导治疗的成功率高很多,强制治疗的几率大大减少。
其他相关知识从幼儿期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避免孩子颌面错合畸形形成。
例如咬手指、咬铅笔,咬嘴唇。
注意口呼吸问题,解除病因。
需要带去耳鼻喉科,
进行检查扁桃体和腺样体,
必要时做呼吸监测。
外伤的及时就诊和处理。
表现在口腔里传染病的防治。
舌系带的问题。
发音的问题。
病向浅中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选中合适治疗时机,简化治疗。
——叶医生
龋齿类型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仅作为科普展示)
邻面龋:
龋坏发生在牙齿邻面。
奶瓶龋:
含着奶瓶睡觉或喝了奶不刷牙就睡觉,
龋坏出现在前牙的唇面。
奶瓶龋、邻面龋
奶瓶龋、冠折
窝沟龋:
龋坏出现在后牙咬合面的窝沟上。
所有龋齿,发展到后期都会出现牙冠折断。
叶医生讲授所有龋齿,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牙冠折断。
龋齿,俗称“烂牙”或“蛀牙”,发展阶段如下:
浅龋或中龋:孩子没有感觉;
深龋:吃东西塞到窝洞会痛,
或冷热水痛,吃酸甜的食物会痛。
恶化:不吃东西都会痛,晚上痛的睡不着觉。
再恶化:牙龈肿,面颊部肿,严重时会发烧。
-------------------------------------
龋齿导致急性根尖周炎患儿就诊时牙肿痛。
患儿脓肿切开排脓,
属于严重根尖周炎。
叶医生:
牙齿的保护是一辈子的事情!
像爱孩子一样爱护孩子的牙齿!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sc/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