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老人吃完西瓜后竟然丧命这样吃西

夏天是什么味道?

西瓜虽好,可不能贪吃

这不,最近就发生了一起意外!

近日,一位老人吃了几块西瓜后出现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最终不幸离世!夏日里最常见的水果西瓜怎么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点击查看视频

这位江苏常州的老人平时爱吃油腻的食物和水果,患有糖尿病,虽然家人平常都尽力控制老人饮食,但老人脾气颇为执拗。前两天天气热了起来,老人在晚上吃了许多西瓜,结果当晚就出现了胃肠道的问题,恶心呕吐甚至引起腹痛。

第二天早晨,家人突然发现老人已经悄然离世。医生分析,老人是因为吃西瓜引起了酮症酸中毒,并导致死亡。

据医生介绍,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发病急且快,如不及时干预,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时,就要考虑是否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了!

脱水表现

血糖过高就会排到尿里面,尿里面糖多了,吸水能力就强了(渗透利尿),还有体内酮体经呼吸排出也要带走水分,这样导致大量水分排出,从而人体脱水。脱水表现具体有:轻则口干、皮肤干燥、眼眶下陷,重则循环血量下降,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四肢厥冷。

酸中毒表现

酸中毒抑制组织对氧的利用和能量代谢,还可以导致微循环严重障碍,这样环境下心肌收缩力就会下降,血压下降和体温降低。

电解质平衡紊乱表现

血糖高了需要用到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又可以把钾转移到细胞内,造成血清钾浓度下降,这样容易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缺氧表现

DKA时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血氧解离曲线左移,当酸中毒时释放氧量增高,血氧解离曲线代偿性右移,如果我们纠算过快,就使这种代偿下降,就会导致组织缺氧。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脱水、酸中毒、微循环障碍,还有降糖过快,导致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不等,脑细胞经不起这样折腾,就会脱水或水肿,轻则头晕、萎靡/烦躁,重则昏迷。

医生提醒: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按时服药外,尤其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控制食用水果的份量,如果血糖过高就需要暂时停止食用水果。

食用西瓜时

千万别大意

还有这些事项也需要注意哦!

冰箱不是“万能保险箱”!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表示,很多人习惯把西瓜切开后冷藏食用。其实,西瓜经较长时间冷藏后,瓜瓤表面会形成一层膜,从而丧失其口感,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结成冰晶,食用后可能刺激咽喉或引起牙痛等不良反应。此外,冰镇西瓜还会损伤脾胃,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病症。

不光如此,还有很多人习惯将西瓜包上保鲜膜放到冰箱里,放置很久才食用,那么这样做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郑州市农委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检测师先用清水冲洗刀具、菜板和西瓜,然后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将其中3份用保鲜膜封盖后放入冰箱保鲜层,另外3份则直接放入冰箱保鲜层(保鲜层的温度为5℃)。

最后的检测结果如下:

实验证明,西瓜切开后封盖保鲜膜,确实对细菌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不至于细菌数量增加10倍那么夸张。

实际上,细菌繁殖的速度取决于两点,一是食物受污染的程度,二是食物的保存环境。切西瓜的刀具以及砧板是否进行清洗、灭菌也是关键。

正确健康吃西瓜!

1、请买新鲜西瓜

如果买来的西瓜原本就不新鲜,食用和保存就无从谈起了。鉴于储存时间上无法得知,所以尽量不要购买水果摊上已经切好盖上保鲜膜的西瓜。

2、保证刀具和砧板的卫生

切西瓜最好使用专门的切水果刀具,尽量不要和切肉切菜的刀具混用。保证刀具和砧板的卫生,切西瓜前先用热水清洗。

3、常温储存勿超过4小时

炎热的高温环境下,无论是完整的半块还是切成小块的西瓜,如果没有任何防护,6个小时内就会滋生细菌,所以最好现切现吃。

切开后的西瓜常温储存的时间勿超4小时,没吃完的尽早低温冷藏,并尽量保证完整。

4、冷藏不要超过24小时

盖上薄保鲜膜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西瓜放入冰箱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把冰箱里的西瓜拿出来吃时,可以先将表面约1厘米的部分切除。

5、慎重选择保鲜膜

保鲜膜的选择上也要慎重。如今市售的保鲜膜主要成份是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前两种的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而聚氯乙烯的保鲜膜安全性较差,不建议购买。

以上要点你都get了嘛

别再做傻傻的吃瓜群众

转发给更多人知道!

来源

杭州日报综合网络

编辑

黄子芸

深圳特区报

深圳权威媒体资讯平台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sc/23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