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费曼先生如何能拥有自由的灵魂
导读:理查德·费曼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也是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但费曼的可爱之处,绝不仅限学术,而是因为他异常丰富多彩的人生。就算不是物理学家,费曼也能凭着维修电器、开保险箱、玩桑巴鼓、画画办展、葡萄牙语、翻译玛雅文字、甚至计算赌博概率等任何一门特长活得很好。除此之外,他还是位撩妹高手,这么多技能加身,一定会让无数人感到羡慕嫉妒恨吧。
而费曼终其一生,却不为外界的荣誉和赞美所动,他坚持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始终保持着一颗无比单纯的赤子之心。
如果将费曼比作一颗璀璨的钻石,那么,物理学只是这颗钻石其中的一个切面。他在物理成就之外,仍然处处光彩照人。
别闹了,费曼先生
——如何能拥有自由的灵魂
1、幸福的源头
也许,提起物理学家费曼的名字时,很多人并不感到熟悉。有人即便曾经听说过,对他可能也没有太多印象。
但是这位费曼先生,与其说是一位名满天下的著名教授、成果斐然的物理学家,甚至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还不如说他是一个有趣、好玩、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科学顽童,或是物理学界的天才小飞侠。
我小時候發現世上沒有聖誕老人時並不覺得沮喪
反而鬆了一回氣因为這就很容易解釋
為何全世界那麼多小孩能在同一晚收到禮物了
——费曼刊登于.11.27《洛杉磯時報》
可能很多人会抱怨,当今世界漂亮的皮囊太多,而有趣的灵魂太少。那么,费曼先生无疑属于后者。
之所以说费曼是位科学顽童,并非是他在功成名就、名满天下后,才变得桀骜不驯,而是他从小到大、一以贯之的。费曼不但擅长奇思妙想、处处特立独行,而且始终抱有一种孩子般的心态,超级爱开玩笑、善于搞恶作剧,还常常不分年龄场合、毫不在意他人的想法。
比如,他挚爱的第一任妻子艾琳就曾跟他说过这么句话: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后来,这句话成了他一本书的书名《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这也源于他与艾琳之间一个温馨的故事:
费曼在参加美國在二战结束前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时,妻子艾琳曾寄给他一整盒精致的铅笔。费曼打开时,看到每支铅笔上都刻着一行小字:亲爱的理查德,我爱你!——艾琳
这让费曼既欣喜、又担心。因为研究小组那时候啥都短缺,这盒铅笔势必早晚会成为大家的救急用品,到时尴尬的一幕就会发生:同事们看到这些小字时,一定会狠狠滴拿他开玩笑。于是,费曼便打算留下自己用的一支,将其余笔上的小字全都用刀片刮掉。
令费曼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艾琳的来信,信里劈头就问:
何必要把名字从铅笔上削去呢?你干吗要在乎别人怎么想?于是,费曼打消了念头,不再在意同事们拿到笔后跟他开的善意玩笑了。
也许,正是这样的小事渐渐塑造了费曼的性格。“我干吗要在乎别人怎么想呢?”——这正是费曼幸福的来源。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恰好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被讨厌的勇气》。作者认为,人获得幸福有两个途径:
1、大部分人的幸福来自于财富。财富增加,幸福感便随之而来,同时带来的还有些许的自油感,比如工作不用再了。但是,这并非真正的幸福,而是一种高级奴仆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做事的全部动机,都出于恐惧、焦虑或贪婪,那么,他钱再多也不过是个奴隶而已。2、获得真正幸福的前提,应是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即在不被人利用,也不利用人的情况下,可以自发、主动地去做自己的事儿。自由状态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一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评判,不再来自于他人。只有自油的人,才可能是幸福的。然而,当你的自尊自信,仅仅源于自我要求、而非他人评价时,你将不再在意他人的眼光,因而,你一定会被一些人讨厌。但是,当你选择了自由和幸福,便只能接受这一客观结果了。
費曼的朋友貝特HansBethe说有兩種天才:
普通天才让你相信只要你足夠努力也能做到
另一種天才是魔術師让你无法想象費曼就是位魔術師
而费曼身上,就充斥着类似特质。比如,当年费曼听说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第一反应竟然是想拒绝,当记者告诫他,如果拒绝领奖,就会比接受带来超出10倍的知名度,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费曼说:
这个奖实在是没啥必要,它所表彰的,是我十多年前的工作。而当年,当我在完成了费曼图、路径积分、重正化方法的那一刻,就已经体验过那种喜不自胜的强烈快感了。其实,何止诺贝尔奖,费曼对于各种荣誉,差不多都持类似的拒绝态度。比如:
1、很多学校要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一概拒绝,连母校麻省理工都不例外。
2、他曾反复写信申请辞掉美國國家科学院院士头衔,前后“斗争”超过十年,才成功退出了科学院。
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无论是学术头衔、院士职位、甚至诺贝尔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无上的荣耀,还有随之而来的大量研究项目、课题经费、赞助投资,全都是真金白银的好处。但是费曼却始终表现得挥洒自如、不为所动,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大呼过瘾。
因为,根植于费曼内心的评价体系,并非外界的荣誉和赞美,而是他在自由状态下对自己的肯定。一个人只有在内心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所以,无论多么离经叛道,他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始终保持着一颗单纯的赤子之心。
2、多样性和可能性
无疑,费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费曼的物理学成就,那就是:
费曼通过他的重正化理论,一举解决了困扰整个物理学界多年的难题,为现代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费曼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
但是,费曼的可爱之处,绝不仅限于学术,而是因为他异常丰富多彩的人生。就算不是物理学家,费曼也能凭着维修电器、开保险箱、玩桑巴鼓、画画办展、葡萄牙语、翻译玛雅文字、甚至计算赌博概率等任何一门特长活得很好。除此之外,他还是位撩妹高手,这么多技能加身,他一定会让无数人感到羡慕嫉妒恨吧。
好奇心是科学家的标配,费曼自然不会例外,他从小就好奇心旺盛,很爱鼓捣各种小玩意儿。他7岁时用铃铛和铁丝做过防盗门玲,还给妹妹的摇篮装了个马达,替妈妈哄妹妹睡觉;12岁时在家搞了个小型实验室,里面有能炸土豆的加热器、以及各种电路板。
当时他特别爱玩收音机,一直抱着听,后来居然学会了自己修理。于是,街坊邻居谁家电器坏了都送来免费维修。有时遇上损坏严重的电器,费曼也一定要千方百计克服难题。
费曼年的画作他的画很有市场左:DanceratGianonni’sBar/右:简笔素描酒吧舞女费曼不想让人因他的名气而买画故意署名为Ofey费曼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技能,就是开保险柜。这是他在二战中,参加军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时学会的:
费曼从开简单的挂锁开始,直到把实验基地的所有保险柜都开了一遍,还常在保险柜里留下一张写着Guesswho的纸条,或干脆拿走里面的文件,事后,他再若无其事将文件还回去。
自从费曼开保险箱的技能声名远扬,研究基地就特意更换了一批带有三个圆盘的加密保险柜。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费曼一一破解。他的开锁技术也达到了职业水准。
费曼始终热爱冒险,在整个原子弹计划之中,他最出名的一次冒险是裸眼观看原子弹爆炸:
年7月16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日子。当天前去观看的项目参与者都被要求戴上电焊工的墨镜。因为原子弹爆炸时,除了可见光异常强烈外,还有超量的紫外辐射,戴墨镜才能滤掉大部分的有害射线。
但费曼坚持要亲眼看看原子弹爆炸的样子。他的办法是躲进汽车,用挡风玻璃来隔绝掉99%的紫外线。于是,他成了史上第一位裸眼观看原子弹爆炸的人。
后来,费曼甚至提交了跟随轰炸机去广岛空投原子弹的申请,还想亲眼从空中看到原子弹爆炸的样子,结果被军方断然拒绝。
费曼的人生,就是冒险的一生。他时刻都怀着孩子般的好奇,犹如探险家一样,义无反顾、四处出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比如:
1、在33岁时,费曼从学校请辞一年,跑到南美洲巴西的里约去教书,目的只是为了体验南美的风情。为了能去南美,他先学习了西班牙语,后来又突击了葡萄牙语,并坚持用葡萄牙语给学生授课。
2、在41岁时,费曼休假一年,暂停本职的物理研究,去本校的生物实验室研究了一年多噬菌体。这对正值学术巅峰的物理学家简直不可思议。
3、56岁时,费曼拖着骨折的腿前往墨西哥偏僻小镇雅拉穆丽,目的只是旅游和探险。
4、在晚年身患癌症、美苏冷战时,费曼不顾危险、花费了相当精力谋划去苏联唐努图瓦旅行,但最终未能成行。
一次次的冒险,让费曼经历了别样的人生、奇异的快乐,让他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如果将费曼比作一颗璀璨的钻石,那么物理学只是钻石的一个切面。在物理之外,费曼依旧光彩照人。
年理查德·费曼与邦戈鼓剪影
非但如此,费曼在爱情方面,同样特立独行、喜欢冒险,他从14岁起就开始暗恋学校的校花艾琳。可当这份爱情长跑终将修成正果时,艾琳不幸被查出了晚期结核病,医生断言她只剩下5年的生命。即便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费曼还是毅然与病中的艾琳结了婚。
但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动容的情痴,在妻子艾琳去世后,却成了花花公子。他作为学校年轻的物理教授,常常假装本科生,去给漂亮女生辅导功课,还与空姐约会喝酒,甚至光顾脱衣舞俱乐部,丝毫都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可见,在爱情的世界,费曼一会儿忠贞不渝、一会儿又像是一个花花公子,无比多样的体验,可能同样超出多数人的想象。
費曼與第一任妻子ArlineGreenbaum
3、复杂问题简单化
年,里查德·费曼与朱利安·施温格JulianSchwinger,以及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理由是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上的贡献。
其实,费曼当年的研究,并没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而这,却是他一贯的研究风格,他是靠直觉计算的。晚年,费曼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我所能感知到的真相,比我能证明出来的要多得多。Averygreatdealmoretruthcanbe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s/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