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随笔
抑或是老之已至,一切都在静悄悄的发生变化,今年三月下旬的一天,吃罢早点,感觉说话有些跑风,对着镜子一瞧,方知一颗门牙“光荣的下岗了”。这颗牙齿,现在它再也不必听命于我,朝夕恪勤了,离开了伙伴,独处一隅,可以安安静静地休憩,坦坦然然地横卧,轻轻松松地“旁观”。
我原以为这事很简单,找牙科医生换一颗就完事了,抽空到医院去了一趟,以为马上能换,立等可装。但接待我的护士却说,可能要个把月才能换成,想到时间太长,牙齿就这样缺着也不是回事,周五回安康就急匆匆医院,哪里医院,估计会快一些。挂了号,去三楼候诊,候诊室里坐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家都等着叫号。医生在忙不迭的诊询病人,看来不同年龄的人也在被不同的牙疾困扰着。事实表明,现代人已站在健康寿命的高度认真对待出现的各种牙病,已经把爱护牙齿提到议事日程上,生存观念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很多人就没有刷牙的习惯,不但没有这个习惯,而且,看到别人刷牙,还认为是“臭做作”、“穷讲究”。他们觉得刷牙离衣食住行十万八千里,实在没有这个必要。我因为家在边远的山区农村,受这方面的影响较深,直到参加工作后才开始刷牙,我的父辈们许多老人之所以牙齿所剩无几,这固然与他们的辛苦劳作和营养不良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不刷牙所致。
终于轮到我了,经过一番检查后,医生说我的牙齿是因为咬硬东西时间太多,横向刷牙用力过猛,造成了急促断裂。针对我的情况,医院的业务院长、主治医生刘志峰大夫提出了三种修复方案。在种牙、镶牙、活动义齿之间选择一种。种牙的优点是,牙根拔出后如果采用种植牙的方式,就不会对其他的牙齿造成破坏,可以恢复牙齿正常的咬合功能,但需要做外科手术。镶牙,需要对缺牙间隙两侧的邻牙进行牙体磨削,用两侧的牙齿作为基牙来修复中间的缺失牙,镶牙会对两侧的邻牙造成破坏。最传统的办法是活动义齿,是可以取出和戴入的假牙,但是比较麻烦,早上戴,晚上要取下来清洗,优点是价格便宜。
我根本没有想到换一颗牙齿过程如此复杂,时间如此漫长,学问如此高深。经过慎重权衡,我选择了种植牙。方案确定后,先做了一个口腔全景片、合骨CT、检查口腔内是否有炎症、牙槽骨吸收等情况。然后查血常规、血压、血糖、脉搏等,最后才确定做手术。短暂的准备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手术准备工作,当我在风险责任单上签上名字时,心里就有些发慌了,医生让我进手术室的一刹那,我的心跳有些加速。趟在牙椅上,紧张和恐惧交织在一起,几位护士忙碌着,遮住了我的眼睛和脸部,只留嘴巴在外面,让我张大嘴巴,医生为我进行了局部麻醉。手术开始,拔出原牙根后,没有其他感觉,只有器械的声音,还有医生和护士的交流。我听到医生像用电钻一样在钻洞,尔后是“格达、格达”转螺丝帽的声音,也有镊子、钳子、锤子的交织碰撞的声音,接着缝合伤口,手术结束,植入了种牙植体,用时不到一个小时,比我预想的要快,十分顺利。整个过程,细心的刘大夫和美女护士王静都会一步步告知我,好让我心中有数。从手术室出来,只感到口腔麻木外,没有流血,没有什么不适。带着医生给我的止痛的、消炎的药回家了,麻药失效后的三、四个小时里稍微有些胀痛,很快就消失了。
一周后,拆线检查,一切正常。为了防止跑风漏气和吃饭的尴尬,刘大夫为我作了一副假牙临时过渡。在种植体植入压槽骨内后,需要三至六个月左右的骨结合期。完成缺失牙种植后,遵照刘大夫的叮嘱,我像对待真牙一样护理着种植牙,平时做好口腔清洁、注意不啃咬过硬的食物,医院复诊。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种植牙手术规模虽小,但是,对种植技术和精准度要求很高。医院不仅专业,而且,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护士的服务态度在安康可堪称一流。尤其是我的主治大夫刘志峰和护士王静,他们独有的精准的技术和温馨的服务让医患关系亲如一家。医院几个月,手术、复诊、检查十几次,每次去候诊室都会是:一张笑脸,迎候;一把椅子,请坐;一杯茶水,解渴;一声问候,亲热。在这里从没见过医生、患者争吵的情况,也从没见过医疗纠纷。这里的医生、护士也绝不会在吃饭的时间丢下病人先去吃饭,不管多晚,总是患者第一。当我应约去复诊之前,王静护士总是提前或短信、或电话通知我,几个月里不厌其烦,他们时刻倾情于患者,播种关怀,收获感激。人是感情动物,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熟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会不自觉地附着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就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
我这颗提前下岗的牙齿,它曾陪着我的这两排牙齿,尝过家乡的草根,咬过深山的野果,嚼过麦麸熬成的稀饭,亲密接触过西藏高原的积雪,尽情品尝过山城重庆的麻辣。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享受过美味,饱餐过佳肴,经受过油浸、酒泡、烟熏。现在我老了,它们也严重磨损了,在它离我而去后,我才知道珍惜它们。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描述了三种牙:安南巡捕的“黑牙”;性工作者王美玉的“黄牙”;教授顾尔谦的“金牙”。这似乎是当时大多数中国牙齿的“形象代言人”,从牙齿的层面上就能看出旧中国的社会经济、民生状况,可见牙齿的好坏不是一件小事。
大约是九月十五日,在例行复诊检查后,刘大夫让我咬模,他说:“你的种牙过程会很快结束了,对于我们的服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请提意见。”我说我会写出来的,他说:“我们会认真接受你的意见建议,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此时,我既被刘大夫诚恳的话语所感动,又为找回了丢掉的牙齿而高兴。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刘大夫在我的人工牙根上更换了牙冠,至此,差不多六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牙齿的修复。真正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牙齿,天生就是为人服务的。它的工作就是替人咀嚼食物,它们如果消极怠工,面对任何珍馐佳肴,人们要么望其兴叹,难以下咽;要么囫囵吞枣,不知其味。但牙舌虽然同居一室,相依为伴,却命运大不一样。舌头因为浑圆丰满,进退自如,收放灵活,能屈能伸,所以,神采弈弈。而牙齿只知挺立不会弯腰,只知冷峻而不知逢迎,只知向前而不知迂回,因此,牙齿会倒下,舌头始终健在。市侩生存哲学告诉我们,不要学牙齿的坚硬而要学如簧的巧舌,因为我们只见过掉光的牙齿而没见过脱落的舌头。
漫漫植牙路,悠悠惋惜情,感悟至深,奉劝各位,爱护牙齿,不然痛及自身,祸连家人,代价甚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s/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