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的吃不下睡不着疫情尚未解除到底能不能
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河南省卫健委、郑州市卫健委要求所有口腔诊所及口腔门诊全面停诊。当口腔问题遇上疫情,当牙疼遇上不敢出门,使很多患者饱受口腔疾病的折磨。那么,疫情期间出现口腔疾病应该如何处理?当口腔出现哪些症状应该及时就诊?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初步胜利,口腔科是否已经恢复正常就诊......
本期嘉宾:医院副书记、主任医师
问题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河南省卫健委、郑州市卫健委为什么要求所有口腔门诊全面停诊?
李路平主任:常见的与口腔诊疗感染有关的传播方式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和体液传播等。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雾、飞沫及气溶胶,医师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开放的口鼻,许多操作都很容易产生喷溅,若防护不当,感染控制工作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医务人员自身感染,引发患者间交叉感染,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难点。
问题二:对于一些比较急迫的口腔疾病患者,医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路平主任:口腔诊疗操作中,患者唾液、血液和分泌物等通过口腔动力装置产生大量飞沫,大范围播散,存在医-患、患-患间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因此口医院感染和疫情蔓延的重要风险区。
医院加大排查力度,避免患者量增加造成交叉感染,医院需设置预检分诊,开展预检工作,对就诊患者及陪诊人员认真逐一筛查,认真询问近14天活动轨迹、尤其询问有无境外旅居史,有无发热史及有无与发热人员接触史,并进行扫码验证,测量体温,并详细进行身份证及相关信息登记,形成牢固的第一道防线。
医院原则上要求使用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诊疗单元,如果进行有喷溅的操作,应在独立诊室完成,与治疗无关的物品全部移出或入柜,保持物表整洁光滑,便于消毒处理。诊疗操作时,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
为降低一线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避免交叉感染,治疗前让患者使用过氧化氢漱口液漱口,操作时不用或尽量减少使用快速涡轮机、三用枪等喷溅设备,最好使用橡皮障、强吸等辅助设备减少飞沫和潜在的生物气溶胶污染,如遇喷溅操作,应做到“一患一室一消毒”,以满足患者在疫情期间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筑起医护、患者双重屏障。
问题三:什么是龋病?龋病和大家常提到的“虫牙”是一回事儿吗?
李路平主任:俗称的“蛀牙”,“虫牙”,学名叫“龋齿”,其元凶真的与“虫”---细菌有关。有关龋病的研究,比较权威的有四联因素学说---细菌、口腔环境、宿主、时间,指的是宿主在细菌的作用下使口腔存在的糖酵解产酸,从而导致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坏,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着病程(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龋洞。
问题四:如果龋病不及时治疗,会给身体造成哪些伤害?
李路平主任: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嚼不烂食物,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到颜面部的发育(牙齿疼痛或食物崁塞导致偏侧咀嚼习惯的形成),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脸一边偏大,一边偏小;而且反复的慢性根尖周炎会波及继承恒牙的牙胚发育,造成恒牙的牙釉质发育不全,也就是说,恒牙萌出就牙釉质缺损,是颗不正常的牙齿。同时龋齿作为病灶牙,其细菌及其毒素容易诱发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蛛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问题五:龋病应该如何治疗?
李路平主任:龋洞浅的话,可做做常规的充填治疗,龋洞深炎症波及牙神经,就需做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不会影响该牙的正常替换的,除非孩子的牙齿炎症比较严重或炎症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牙根的吸收异常,才会影响到恒牙的萌出。如果龋洞较大常规充填后充填材料极容易脱落、残余的少量牙体组织极容易折断,这时就要给小乳牙加戴小盔甲——金属预成冠了,金属预成冠可以增强牙齿的抗压强度,恢复患牙正常的咬合关系,延长乳牙的使用寿命,可有效保护缺损较大的乳磨牙至正常替换。
问题六:疫情期间大家应该怎样做,可以降低感染口腔疾病的风险?
李路平主任:
(一)饮食指导
1、控制含蔗糖多的食物和饮料,避免软、粘、甜、细等粘着性强的和在口腔内滞留时间长的饮食。
2、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类食品。
3、两餐之间尽量少吃零食,饮食后应及时口腔清洁
(二)有效刷牙:三三原则---每天三次刷牙,要刷三个面,每次最少刷三分钟。选用小头软毛牙刷,用温水刷牙,利于菌斑的溶解。
(三)正确使用牙线:进行牙齿邻面的清洁
问题七:对于已经恢复的口腔诊疗,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风险,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
李路平主任:当疫情得到控制进入常规工作状态后,口腔诊疗中医患双方仍会面临其他经血液或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结核等)院内感染发生或暴发的风险。所以增强全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做好常规性口腔诊疗感染防控工作,扎实将感控措施和管理条例执行到位,医院感染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李路平:医院副书记,儿童口腔主任医师;河南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学历,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郑州健康大讲堂第二届、第三届讲师团专家,-年度群众喜爱的健康传播专家。医院进修1年。
擅长:儿童口腔常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在儿童牙外伤及咬合诱导管理方面有独到见解。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有一项科研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分别担任两项市级科技惠民项目的负责人和联系人。
如需咨询李主任,可联系:
END
中原健康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g/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