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爱空气突然安静,怎么了

已经听了一百遍,只有音乐最安全

相信大家都有听音乐来排解苦恼情绪的经历。科学研究者们也认定人脑中一定存在专门的“音乐空间”,来专门掌管歌曲中悦耳信号的探测和理解。

在年,麻省理工学院就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了听觉皮层的扫描图像,并将活跃方式类似的脑细胞归类,找到了几乎只对音乐有反应的神经通路,不管什么类型的音乐,不管是听者真的喜欢或讨厌听到的音乐,只要音乐响起,在他们的听觉皮层某条沟壑里,一群特定的神经元总会作出回应。

大脑对声音的6种基本反映模式其中对音乐有单独的反应模式

web.mit.edu

在本应享受的听歌场景中,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让人感到享受。我们仿佛中了一种只要在听歌就会受到半夜楼下的飙车、机舱里熊孩子哭闹以及X音外放BGM等噪音进攻的毒。这些“声音袭击”,它们杀伤力不及军事武器,但却一次又一次在大脑中的情绪管理员——“杏仁核”崩溃的边缘试探。听个歌都听不好,谈何幸福感!安全感!如果这些声音有插头,好想马上把它们拔掉。

杏仁核图片来源

wikipedia

让空气突然安静的“魔法”真的存在吗?

人的联想共情能力不容小觑,对于很多人来说,听到牙科医生手里牙钻的嗡嗡声,基本上已经和亲自被钻牙一样可怕了,顿时牙根酸全身酥腿还软,爬上治疗台都困难,更别提配合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为了安抚病人们紧张的情绪,科技大佬们就通过滤波型最小均方(FXLMS)算法,对牙科设备产生的低频声波进行补偿,实现了有源消声,保证病人听清医生指令的同时屏蔽掉牙钻转动时发出的噪音[1]。这一点和降噪耳机的原理是一致的。

牙科医疗FXLMS去噪性能仿真频域图

有源噪声控制在牙科治疗上的应用仿真

事实上,降噪耳机一般分为物理降噪和主动降噪两种玩法。物理降噪耳机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密闭的空间将额外的声音挡在耳机外面,或利用特殊形状的橡胶来实现类似功能。物理降噪对高频噪声有效,但阻隔低频噪声如机器运转的轰鸣,效果还是不甚理想。而且由于物理降噪“不分青红皂白”阻隔了大部分声音,佩戴者可能处于险境都不知情。耳塞就是这样的存在。

而主动降噪则“主动”得多,感应元件会“听”见你周围的噪声然后通过处理器创造出一个与噪声幅值相等、相位刚好相反的声波,两者相叠就可以将对应的声音完全抵消掉,声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叫“相消干涉”。牙科的有源消声和高端降噪耳机目前使用的都是这种“魔法”。

主动降噪的原理

wikipedia

这种“魔法”有限制吗?

虽然主动降噪耳机可以让你感觉与世隔绝了,但是它只能处理有规律性的噪音,比如持续的人群交谈声或机械运转的齿轮声。如果有突然的高分贝声音打破环境,如路上的车喇叭或老妈大声喊你的名字,主动降噪耳机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它并没有事先准备好反向声波来抵抗对突如其来的高频声音,所以这些噪音也能突破防守,轻易穿透耳机到达你的鼓膜。但这种“无能为力“并不一定是个缺点,毕竟戴着耳机还能听见喇叭声或老妈的怒吼,可以让自己获知突发情况及时脱离险情。我们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

不同场景下降噪耳机应用

hellorf.







































少儿白癜风
北京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g/27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