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真相幼童被人剪掉牙齿No这
这几天,网络上有一条新闻流传甚广:「三岁男童咬伤同学,遭对方奶奶剪掉四颗门牙」。新闻说,一名幼儿园小朋友和同学打架,因为咬伤对方,遭到对方家人报复,把口中的四颗门牙剪掉了。
此事实在骇人听闻,因此,不少媒体纷纷转载,网友们也在震惊之余发出「这个社会怎么了」「坏人变老了」之类的评论,更有人破口大骂,认为「剪断孩子牙齿的凶手」必须受到法律严惩。
这个新闻,实在是疑点重重。孩子口中的牙齿的确是「齐根断掉」的,一下子断了四颗,实在可怕。可是,断面并不整齐,而且一颗牙齿上还有黄色的残根,中间有被腐蚀的痕迹。而且,剪小小的乳牙,需要用多大的力气摁住孩子?要多么精准的力量?是带了电钻潜入幼儿园,用麻药把孩子全麻了再弄断牙齿的吗?孩子不哭闹挣扎吗?如果挣扎,不会被剪刀戳伤口腔其它地方吗?幼儿园老师在哪里?坐任家长行凶?
来看看医生们怎么看这个新闻「牙齿不可能那么容易就会被剪掉的,从图片看,是典型的奶瓶龋。应该拿出孩子被剪断前的健康牙齿照片,没有比较就没有证据。牙医多么希望也有一把那么神奇的剪刀呀,连牙齿都可以剪断,以后可以不用牙钻机器了。」——葉子张野(儿童齿学博士)
「不可能是完好的牙齿被剪掉,没有那么厉害的剪刀。看图片,孩子牙齿原本就是蛀牙,估计受外力作用后,原本脆弱的蛀牙折断了。」——丁香-梧桐(儿童牙医博士)
「这是用的啥剪子啊?给我也来一把,以后我也不再费劲磨牙了,改用剪子剪了。」——牙医沈嵩(医院口腔中心主任)
众多医生都认为「用剪刀剪牙齿」之说不可信,孩子原先就有龋齿,张野医生更指出很有可能是「奶瓶龋」。
那到底什么是奶瓶龋呢?奶瓶龋,也叫哺乳龋,是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最常表现为门牙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中的孩子已经三岁了),会波及到尖牙,甚至后面的磨牙(所以「一下子被剪掉四颗」)。
奶瓶龋在初期时候症状不明显,主要是门牙根部的一条白垩色脱矿带。随着龋蚀的发展,脱矿带的颜色会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环绕着牙齿,使牙硬组织剥脱,最后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俗称的「牙齿软」),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
为了让大家有更加具体的认识,我们来看一下奶瓶龋图片:
乳牙龋齿的危害许多家长认为乳牙得龋齿无所谓,反正都是要掉的,等恒牙长出来就好了。其实不然。且不说没有在乳牙时期养好护齿习惯的孩子如何能去保护好恒牙,乳牙龋齿不补,首先就会造成许多危害:
1.孩子常因一侧牙齿龋坏,咀嚼时疼痛而不敢使用,因此会用健康一侧咀嚼,长此以往会养成偏侧咀嚼的习惯,从而影响面部发育。
2.乳牙龋坏若不及时治疗,发展成牙髓炎症甚至根尖周炎,就有可能影响下方的恒牙胚发育,造成釉质发育不良。
3.乳牙是天然的间隙保持器,如果因为龋坏过早脱落,就有可能导致后方的牙齿前移,将来继承恒牙就有可能异位萌出,造成错颌。
4.乳牙龋病不能及时治疗发展为根尖周病时,可能会诱发风湿性关节炎、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疾病。
5.乳牙龋病(尤其是上前牙)可能会影响美观和发音,甚至给儿童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乳牙龋齿的预防为了防止孩子得奶瓶龋,家长应该正确使用奶瓶喂养,增强孩子体质,更要注意儿童口腔卫生。具体地说来,应该做到如下几条:
1.第一颗乳牙萌出前就该开始清洁婴儿口腔,以便婴儿能习惯对口腔做清洁。
2.使用干净软布擦拭牙龈。牙齿萌出后,使用软牙刷一天清洁两次牙菌斑,每次进食后仍然需要清理口腔。
3.不要让婴儿在睡觉的时候含奶瓶。牛奶、婴儿食品和果汁全都含糖,如果含糖饮料在婴儿牙齿上停留太久,就会导致龋坏。
4.睡觉期间或两餐之间让婴儿含奶瓶的时候要注意:奶瓶里只能装水。
5.在牙齿龋坏早期阶段就发现很重要,建议1岁时带孩子看牙医。牙医能辨别牙齿是否正常萌出,发育是否健康,是否是属于龋敏感牙齿。牙医能够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指导家长正确保护儿童牙齿的操作方法。
6.龋齿最有效的防御是氟化物。大部分自来水中都有这种矿物质。如果您饮用水中不含氟,请向牙医咨询氟口服片应用量。医院给孩子定期涂氟。
7.长牙之后就应该开始使用含氟牙膏。三岁以下只使用米粒大小的量,孩子学会吐牙膏之后可以使用豌豆大小的量,会漱口之后可以酌情增加。
8.小孩子的牙齿应该由家长刷,刷到7岁。
9.家长可以试用计时器或唱一首好听的歌,以便能让孩子坚持刷牙2~3分钟。
10.孩子每天要刷牙两次:早上和睡前。每次餐后也刷一刷更好。
11.牙线对去除牙齿之间的牙菌斑,防止牙齿出现缝隙龋非常重要,从长牙后就应该给孩子使用牙线。
12.给孩子提供健康三餐和零食。如果孩子确实要吃甜或粘食,集中吃,吃完后应立刻刷牙。
13.向儿童牙医咨询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一种预防龋坏的简单无痛方法,在后牙窝沟涂布薄树脂层,快速凝固,形成一种抵抗细菌和食物的保护层。如果小龋洞意外被封闭剂覆盖,龋坏也不会扩散,因为细菌被封闭在内,与食物养料隔离。
尽快修复宝宝「被剪掉的牙齿」我们无法要求家长和记者具备足够的口腔保健知识(尽管这本该是他们的职责)。就算是从善意的角度揣测,假设家长并没有恶意讹诈之心,而是之前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牙病发展到了如此地步,这种粗疏与忽视,也是非常罕见的了。就算是从善意的角度揣测,假设记者并没有哗众取宠之意,而是出于一腔义愤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其专业素养的缺失,新闻出品流程的散漫,也是非常令人无语的了。
不过,抛去其它考虑,看到新闻中的宝宝照片,我们首先要大声呼吁的还是:「被剪掉牙齿」的宝宝家长,您孩子的龋齿,应该尽快去修复了!
信息来源:丁香医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g/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