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省钱秘诀
根据全国卫生统计资料,我国门诊病人均次费用呈现一定的增长态势。-年,医院的门诊病人均次费用从.14元增长到.69元,增长了20.66%,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6%,分析认为主要因素有[1]:(1)经济发展因素。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快速提高,引起人们支付能力、医疗需求和健康投资意识的提高,进而使人们更愿意在医疗保健方面花更多的钱。(2)物价上涨因素。医疗机构在服务提供使用的房屋、设备、材料、药品、劳务及能源、材料等各项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医疗费用的增长。(3)人口老龄化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长、不易治愈、费用较高。(4)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应用,虽然治愈了很多以往无法治愈的疾病,但随之而来也造成了医疗费用的增长。当然,也存在不合理的一面:(1)药品费用方面。(2)化验检查费用方面(这两者对于牙科来说,占比不大)。(3)过度服务或道德损害。对于最后这一点牙医只能说,作为医生必须先是“人”,然后才是医生最后才有资格给“人”看病。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再回到牙齿问题上来。不可否认,牙科的医疗费用也在连年增长,在多快好省的年代,牙齿出现疼痛绝大多数都无法得到有效保存治疗,只是简单粗暴的拔除,一了百了,然后也不镶牙,后来能镶活动牙、镶固定牙,到现在我们有更好的办法通过治疗后尽量保留自己的真牙,实在烂得不行的拔掉了还有高科技的种植牙,效果好对技术要求高费用当然也更高。那么,问题来了,爱财无罪,省钱有理,怎样做才能达到既能省钱又能把牙看好的目的呢?
首先说下牙医的收费,牙医基医院的收费价格来制定收费标准的(牙医可是营利性医疗机构且没有得到任何拨款,没有理由比非营利性机构便宜啊),如果再低要么真是送福利要么只能是走套路了[2],甚至低价倒逼成本压缩,引发一系列健康不良问题危害更甚花费更大。
第二,牙医一直致力于给大家提供一个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的医疗环境,推崇私人牙医式的追踪医疗服务。牙齿问题特别是严重的牙齿问题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每年的定期复查都能够保持得很好,口腔卫生也棒棒哒,这才是值得牙医高兴的,然后只需要简单洗个牙又能健康一整年,您是否既省钱又高兴?如果每次复查还是满口牙垢烟斑等等一堆问题,牙医是真(伤)心不想再管这口牙了,也就是说再没有必要在牙医这花医疗费了(哈,这回可是真省到家了)。
无论什么疾病包括牙齿的疾病,都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才有希望治愈并维持健康。试问,如果连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健康,还有谁会在乎?牙医非常感谢每一位客人的信任,每一颗患牙经过各种的治疗,或许简单或许复杂,也有的甚至无法完全治愈只能说是试保留治疗;当牙医把治愈的牙齿交给您,反复向您说明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牙医只是希望您也能好好珍惜。
所以,讲真,预防最重要,牙医也一直在努力“推销”这个理念,这里的预防不仅包含了“治未病”,也包含“治已病”:牙病几乎是不可逆的,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阻止牙病继续发展,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的牙齿组织。同时,预防的花费又是最少的当然牙医的收入也是最少的甚至不能维持日常支出,所以,当身边有人提醒您要定期找牙医做口腔检查,那您得感谢他,因为,他正是在为您省钱。反之,有了牙病不治,拖得越久治疗就越复杂,对牙医技术和能力要求也越高,当然收费也是越高的而且先说声对不起:牙医卖的是技术,技术是不打折的。
牙医做的是医疗,首先考虑的是健康最大化,最低目标是(80岁,20颗功能正常的牙),最高目标是11(一颗牙一辈子,请允许牙医杜撰一下嘿嘿),在此基础上获得合理的回报和发展。曾有人和牙医聊天时得知牙医的职业后当面对牙医说医生就是披着白大衣的狼,牙医呵呵,感谢他的直率;曾有人对牙医说过你们牙医最希望的就是每个人的牙都坏了好赚钱,牙医也呵呵,祈祷上帝保佑他的牙齿没坏;也曾有客人当场直骂牙医“野大夫”,牙医虽有出离愤怒,过后仍能四大皆空般帮他用心做治疗;还曾有客人为了一颗牙齿,跑了三四家医疗机构,最后到牙医诊所,又来回跑了N多趟,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但彼此都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牙医知道也感谢他会始终和牙医站在一边,只是暂时还不知道上帝会站在哪边。
曾记得口腔学习第一课,老师一句“全国牙医联合起来24小时不吃不喝给全国人民单纯补蛀牙,年也补不完”给了我们足够的专业底气,也给我们足够的学习动力。不怕没客户就怕没技术,所以连吃喝都没空的牙医难道还有空一边脚踏牙钻开关一边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谁的牙坏了?
出道至今,牙医卯足了劲干了也快20年了,离年还差多年,那么我国的牙病现状是怎样的呢?
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我国35-44岁人群龋患率为88.1%,在1年,有学者[4]通过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对象1年内就诊率仅为43.21%,明显低于疾病的患病率,显然有超过一半的龋病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调查结果还显示收入相对高的人群和收入中等的人群近1年内口腔疾病就诊率分别为48.35%、48.45%,明显高于收入相对低的人群(37.90%)。对此,有调查发现文化程度和收入是影响口腔医疗认知的首要因素,说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由于收入的增加,人们更愿意去接受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注重口腔的卫生保健[5]。
最后,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再干年!
参考资料:
[1]李显文,徐芸,叶向明,对医疗费用增长与控制的理性思考,卫生经济研究,7(8):19-21.
[2]刘宇,郭秀娟,民营口腔半价种植牙水很深,北京商报,7年1月10日第C01版健康周刊.
[3]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刘思麟,李刚,孙轶群,等.1年我国城市居民口腔医疗就诊与医疗保障状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18(12):-.
[5]瞿星,王萌,施文元,等.中国口腔医疗保险发展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19(1):-.
号外号外,双节期间,牙医8年前补的牙掉了,忽然觉得整个人都香菇蓝瘦了,塞牙,两边都塞。。。。。
策宁口腔源自北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menrenjia.com/yzjg/1004.html